龔黃兩人,算得上古代行政司法的典范。眼前之人想要當(dāng)大明朝的龔黃,看來是一個有志氣的。
李義看向顧正臣。
顧正臣吹了吹茶水,平靜地說:“寧作我?!?/p>
李義臉上浮現(xiàn)出震驚之色。
寧作我!
這是一個出乎人意料之外的回答。
《世說新語·品藻》記載:
桓公(桓溫)少與殷侯(殷浩)齊名,常有競心。
桓問殷:“卿何如我?”
殷云:“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
那意思是,我不想和你比,我只想做我自己,堅持我的信念與志向。
多少典籍詩詞之中,也只有辛棄疾、陸游等寥寥數(shù)人喊出“寧作我”之言。
在世間,無數(shù)人游走在世俗之中,隨波逐流,如風(fēng)中柳絮,水中浮萍,一句身不由己就解釋了迷失沉淪、趨炎附勢,一生堅持“寧作我”,不忘初心,不忘信念的又有多少?
寧作我,不是特立獨行,而是篤定求真,踐行信念!
李義在目送顧正臣離開之后,對師爺嚴彬說:“在察舉名錄上,將顧正臣的名字加上吧,朝廷需要這種的人才?!?/p>
嚴彬有些擔(dān)憂:“現(xiàn)在我有些擔(dān)心他太剛硬,鋒芒過盛,進入官場會被人打壓?!?/p>
李義臉色有些凝重,低聲道:“馬山短衣多楚客,城中高髻半淮人。如今胡惟庸獨掌中書省,恐怕用不了多久,他就會成為中書右丞相。民間說此人雄爽有大略,然陰刻險鷙,怕是容不得其他出挑之人?!?/p>
嚴彬點頭,詢問:“那是否將顧正臣留上幾年,他畢竟還年輕?!?/p>
李義擺了擺手,堅持道:“皇帝雖出自淮右,可淮西勛貴們遮不了天,胡惟庸能掌中書省,可他掌不了天下。顧正臣若真是玉石,那他就應(yīng)該經(jīng)歷被雕琢的痛苦,唯有此,方可成器!”
嚴彬淡然一笑:“縣尊是想說: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便在此時,縣丞金大車匆匆跑來,急忙對李義說:“縣尊,朝廷發(fā)來諭令文書?!?/p>
李義將蒲扇遞給嚴彬,整理了下衣襟,大踏步沉聲道:“回縣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