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外掛
句容縣衙。
顧正臣頗感無聊。
地方上的糾紛矛盾是不少,可鬧出人命官司的畢竟不多,即便有,通常都是證據(jù)確鑿,一抓一個準(zhǔn),實在是沒什么挑戰(zhàn)。
加上夏收、秋種連在一起,百姓都忙得很,有個一文錢的沖突也不會鬧大,許多事在鄉(xiāng)里直接解決了,問不到縣衙里去。
何況這段時間縣衙根本不放告,又沒盜賊、命案,顧正臣不想去學(xué)院教書,句容衛(wèi)與遠火局又沒事,只能待在二堂看書。
正打哈欠犯困的時候,駱韶、楊亮跑了過來,一臉的驚慌失措,不等顧正臣問緣由,就看到了兩個腰掛雁翎刀,身形彪悍的軍士闖了進來,衣服之上并無明顯的補子,或是被一個類似于護心鏡的銅鏡給遮蓋。
駱韶著急至極,咬了咬牙,攔在顧正臣身旁,喊道:“兩位親軍都尉府的軍爺還請稍坐,楊亮,還不讓張培、姚鎮(zhèn)奉茶!”
楊亮看了一眼駱韶連忙跑了出去。
親軍都尉府的人!
他們不輕易離開金陵,一旦離開,基本上就只辦一件事:
抓人。
駱韶不知道顧正臣犯了什么罪,竟然驚動了他們,但顧正臣對自己有恩,能爭取一點時間是一點時間。
顧正臣瞇著眼看著兩人,忽視了駱韶的眼色,對走進來的張培、姚鎮(zhèn)擺了擺手:“這里沒你們的事,出去!”
張培、姚鎮(zhèn)看了看屋內(nèi)情況,瞥了一眼親軍都尉府,行了個禮便退了出去,然后屋外便傳出了楊亮急促而短暫的慘叫聲。
沒看人家連鐐銬枷鎖都沒帶,這也值得大驚小怪,虧了你是典史,這點眼力勁都沒有,不揍你揍誰。
顧正臣起身,將駱韶推開,沉聲問:“兩位找我?”
一個絡(luò)腮胡子的粗糙漢子抬手之間帶風(fēng),抱拳咧嘴:“泉州縣男,陛下有旨意,讓你交代好縣衙諸事之后,速至金陵,兼任寶鈔提舉司副提舉……”
“啥?”
顧正臣有些不敢相信。
自己是句容知縣,不是一塊磚,想往哪里搬就往哪里搬。
知縣最重要的是待在縣衙處理事,把人弄到金陵去,到底是知縣還是副提舉,堂堂七品官,混著混著怎么就成了副七品……
駱韶懵了,弄不清情況。
寶鈔提舉司是神馬,哦,朝廷打算印制寶鈔?那找人印就是了,把我們知縣弄走算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