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帶來的歡喜,掃去了沿途以來的壓抑。
自滕縣南下,經(jīng)停多地,觀覽諸城,唯有這金陵稱得上繁華。
且不論其他因素,就這摩肩擦踵的人氣,秦淮河上不斷行進(jìn)的舟船,連綿遠(yuǎn)處望不盡的人流,就說明此時的金陵城已從戰(zhàn)亂的破敗中恢復(fù)過來。
畢竟是老朱的老地盤,又是大明中心所在,恢復(fù)快點(diǎn)很正常。
自武定橋上岸,行不多遠(yuǎn),就是一排客棧,客棧向東三百步,就是貢院。
顧正臣隨手找了一家寶源客棧,比去年來京師趕考時便宜多了,當(dāng)時一日二百六十文,概不還價,如今卻只需一百三十文。
看來特殊時期宰客的習(xí)慣由來已久,傳承不斷。
胡大山見兩人疲憊,邀請兩人改日店鋪相會就離開了。
客棧三樓,雅間。
顧正臣推開窗,十幾步外就是秦淮河,街上的行人、河上的船,盡收眼底。
在這里住下的成本不低,勝在舒坦,方便。
梁家俊敲門走了進(jìn)來,手中拿著一份拜帖:“正臣,家父在京有幾個故交,其中一位是國子助教,明日可愿與我一起拜訪?”
“是否合適?”
顧正臣有猶豫。
梁家俊自信地說:“合適,父親將你作忘年交,你與他也定能談得來。事就這么定了,我先去寫拜帖?!?/p>
顧正臣無奈地笑了笑,也來不及問下國子助教姓名。
“我們出去走走?!?/p>
顧正臣并不疲累。
知會了下梁五斤,顧正臣帶顧誠、孫十八走出了客棧,混入喧囂之中。
一個個人擦肩而過,彼此不相識,卻都有著自己行進(jìn)的方向與目的。
顧正臣站在淮清橋上,看向不遠(yuǎn)處,有茶樓,也有酒樓,各色招子隨風(fēng)擺動,不斷有人出入。
“去酒樓吧,慶賀我們來到金陵?!?/p>
顧正臣說完,顧誠、孫十八臉上頓時浮現(xiàn)出笑意。
福香樓。
布置談不上精巧,勝在寬敞干凈。
來人多是市井百姓,有人沽酒而去,有人踩在長凳上吆喝著酒令,圖的是個熱鬧。
(請)
壓鎮(zhèn)詛咒?拜訪開濟(jì)
顧正臣走入其中,年輕的伙計(jì)將手腕處的長巾甩至肩膀,一臉笑意地迎上前,招呼著入座。
點(diǎn)了些許菜,兩壺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