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正臣微微點頭:“這件事極其危險,若是出了差池,你會死。若是事情辦成了,鹽徒盡滅!你想清楚再決定?!?/p>
鹽徒盡滅?!
孫十八驚訝地看著顧正臣。
他沒有開玩笑!
孫十八想起宿遷一批響馬賊被抓覆滅之事,或許,他當真有法子徹底解決鹽徒!
(請)
這個病,有些復雜
“老爺,我做!出了問題,我自殺,絕不連累老爺!”
孫十八抬手起誓。
顧正臣背起雙手,看向河流方向,沉默不語。
孫十八開口問:“老爺冒險,是為了給趙雅兒報仇嗎?”
對于顧正臣、趙雅兒的事,孫十八是聽聞過的,若不是朝廷突然停罷科舉,或許顧正臣已經(jīng)與趙雅兒成婚,或許也不會有張世平、趙雅兒等人的悲劇。
“不是為她一人,是為了這河上所有被凌辱的,絕望的,死去的——命!”
顧正臣心頭沉甸甸。
鹽徒問題由來已久。
早在老朱打天下的時候,面臨的一個主要敵人就是鹽徒張士誠。
張士誠強盛時控制的地盤很大,南到紹興,北過徐州,直至濟寧境內(nèi),西至潁州、濠州,東至大海,縱橫兩千余里。
淮河南北,蘇杭諸地,最富庶之地,都在他的手中,而張士誠的主力,就是一批鹽徒。
在老朱消滅張士誠之后,最初的鹽徒幾乎被殺盡??稍谶@之后,又出現(xiàn)了第二批鹽徒,而這一批鹽徒,則是被欺壓的鹽戶。
鹽業(yè),事關(guān)國本民生,大明對鹽采取的是專賣制度,官府壟斷。
可問題是,當官的自己不曬鹽、煮鹽,他們只控制生產(chǎn)鹽的灶戶,每個月定額取鹽,不夠不行,跟養(yǎng)馬一樣,生沒生出來不要緊,死沒死不要緊,只要你想辦法補上窟窿。
沒鹽可以拿錢,沒錢可以拿物,即沒錢又沒物,那拿什么?
拿命。
有些人拿自己的命抵了,有些人拿家人的命抵了,還有一些人,選擇拿其他人的命來抵,這批人,就是鹽徒。
大明開國六年多,鹽徒問題始終困擾著揚州府、淮安府,雖有府縣治理,巡檢司緝查,然而并沒有真正杜絕鹽徒劫掠害人。
歷史沒有記載老朱什么時候治理的鹽徒問題,只知道在大明后期,鹽徒已猖獗到官船照搶的地步。
沒錯,他們都是可憐人。
但是,可憐人不應(yīng)該害可憐人,你們要搶,要殺,要為惡,應(yīng)該找那些鹽場欺壓的官員,找那些專管鹽政的轉(zhuǎn)運使,實在不行去金陵找老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