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起,磨刀霍霍。
在百姓準備夏收稻谷時,朱元璋正在審定禮部關于雞籠山功臣廟禮儀之事,待敲定細節(jié)之后,朱元璋返回華蓋殿,傳金吾衛(wèi)指揮僉事陸齡。
陸齡入殿行禮,高呼萬歲。
朱元璋沒有說話,只是自顧自批閱奏折。
沉悶無聲的大殿,讓陸齡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壓抑,似乎有什么東西正在一點點抽離自己的身體。
不敢起身,甚至不敢抬頭。
陸齡跪著,額頭滴下汗水。
朱元璋將一份奏折丟下,看向陸齡,沉聲問:“陸齡,你跟朕作戰(zhàn)多年,是有功勞之臣,若你犯了錯,坦言告訴朕,朕可以寬容你一次。”
陸齡想了想,這兩年來自己并沒什么過錯,便直言:“陛下,臣冤枉?!?/p>
朱元璋冷笑一聲:“冤枉?呵呵,朕最后給你一次機會,你若不把握,沒人能保你項上人頭?!?/p>
陸齡猶豫了下,依舊喊冤。
朱元璋一拍桌案,猛地起身:“怎么,還要朕給你提個醒不成?洪武四年,定遼都衛(wèi),馬云、葉旺為都指揮使,而你負責向遼東海運糧食一萬兩千四百石!”
陸齡臉色變得蒼白,身體不由癱軟下來。
(請)
朱元璋的憤怒與急躁
朱元璋怒斥:“當年你奏報,說是海上遭遇風暴,有四十余船只傾覆,損失了四千七百余石糧,還折損了七百一十七名軍士!是不是如此?”
陸齡說不出話來。
洪武四年的事,到現(xiàn)在都已經三年了!那一場海難事故,皇帝是如何知道真相的?
朱元璋走至陸齡身前,不知何時手中多了一根鞭子,憤然抽了下去,陸齡渾身一顫,倒地哀求:“陛下,臣錯了?!?/p>
“錯了?當聽聞七百一十七名軍士折損于大海之上時,朕是何等痛苦!你現(xiàn)在有人告訴朕,當初實際折損軍士是三百一十七名,而那四百軍士,不是被你發(fā)賣出去為奴,便是給了你不少好處,你讓他們轉為百姓離開衛(wèi)所!”
“這還不算,你還敢截留朝廷對這些軍士家眷的撫恤!陸齡,你好大的膽子!上欺朕,下欺士卒!如此罪責,你有幾個腦袋可擔?”
鞭子重重落下,一次又一次。
陸齡被打得遍體鱗傷,痛不欲生,到最后只剩下微弱的求饒聲。
朱元璋丟下鞭子,厲聲下令:“嚴刑審問,問問當年還有誰參與了此事,但凡查出,一律問斬!”
張煥帶人將陸齡押了下去。
朱元璋余怒未消,命人傳來沐英:“差人問詢定遼都衛(wèi)的指揮使馬云、葉旺,讓他們追溯調查洪武四年海難一事,另外,將顧正臣的開海文書,也抄送一份過去,問問他們二人的意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