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這劉嬸經(jīng)常在他娘面前,說他家兒子多好多好的,哼!
劉嬸張了張嘴,一時間驚愕的說不出話來。
不是……
釣魚這么能賺錢嗎?一天十塊錢,那一個月不就得三百塊錢了嗎?
不對不對!
誰家好人釣魚一天能釣個十來斤啊,隔壁院那個閻老頭兩三天估計也才一條半斤左右的魚。
“好孩子!現(xiàn)在真是有能耐了,夠能靠釣魚養(yǎng)家糊口了。”
劉嬸眼里邊有欣慰,也有復雜。
她和王娟關系好,看王娟平日里辛苦的模樣,自然也希望他家孩子能夠出息,不過……她家孩子要是飛黃騰達了,心里又會有些不是滋味。
這種人的性格其實很好理解,拿后世人的一句話來說,那就是……怕兄弟過得苦,又怕兄弟開路虎。
“嬸兒,你之前也幫了我們家很多,晚點一起來咱家吃魚吧?我讓我媽全燉上?!?/p>
“啥?你個敗家玩意要全燉上?!”
劉嬸哪還有什么復雜情緒,一瞬間瞪大了眼睛,有種想要替王娟教訓孩子的沖動。
那可是六斤多的大肥魚啊!
完全能吃十天半個月的,就這么全燉了得多浪費??!
真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
陳識看著劉嬸的反應有些哭笑不得,不過他心里邊也清楚,在胡同里這么多年的關系,遠親不如近鄰,劉嬸顯然也是把他當做自家晚輩,看到他打算一頓把那六斤多的大肥魚吃了,都替王娟感到心疼。
“不就是一頓吃六斤魚么?這有什么大驚小怪的,要放我年輕的時候,那頓頓都是山珍海味,一整只雞那都是用來吊高湯的,煮完湯雞肉都喂狗吃。”
一位大爺走出來,留著長長的山羊胡,頭戴瓜皮小帽,面容清瘦滿是皺紋,手里頭拄著一根紅木拐杖,雕刻著精美云紋。
前院一共住著兩戶人家,除了劉嬸一家外,還有一戶人家姓關,滿清的遺老遺少,院子里的人雖然不怎么待見他們,但是也沒有到落井下石的地步,主要是他們一家子性格不好,所以才少說話。
瞧瞧剛剛那說話的模樣,誰家好人和他們一條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