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龍語氣明顯變急。
“你是從昨天中午開始就被困在這,沒有移動過?”
我詢問另一個關(guān)鍵問題。
“對,醒來就在這了,動都動不了。”
我的想法無須再驗證了。
很不幸——這句話我沒有說出口。
似乎是我的沉默引發(fā)了趙文龍的不安,他突然情緒激動起來。
“喂,到底怎么了?別給我搞‘不告訴你,是為了你好’這一套,有話你就直說?!?/p>
聲音之響亮成功吸引其他人的注意。
“走走走,傷了就去歇著,別過來添亂?!?/p>
有一人走到我身后這么說。
此人聲音極為粗獷,像要和人干架般。
這位態(tài)度極不友好的人是二班的孫毅杰,他是以體育特長生的身份考進這所大學(xué),身材魁梧,人送外號“猩猩”。他雙手沾滿灰塵,有幾根手指頭還破了,能看得出他對救援趙文龍這件事的熱心程度。
也難怪,孫毅杰人緣很好,和很多男生都稱兄道弟,趙文龍就是其中之一,而且他對朋友的概念不止流于表面,他真的隨時可以用行動去詮釋。
我不想和孫毅杰硬碰硬,也無法和他硬碰硬。覃達聰不是說過嗎,“新的秩序”、“新的社會”什么的,也就是說和孫毅杰多說無益,現(xiàn)場能決定救援走向的人無疑只有他——王浩華。這場救援的總指揮。
但我該怎么把心中的疑慮和想法告訴王浩華呢?一來我口笨;二來我也不敢百分百確定我的想法或擔(dān)憂。
躊躇之際,我不經(jīng)意地看到孫毅杰身后蹲著的李鴻明,隨即心生一計,決定退而求其次,先找李鴻明商量,讓他化作搭線的橋梁。李鴻明是公認(rèn)的老好人,不會拒絕我的請求,由他從中斡旋,應(yīng)該會順利一些。
“抱歉,我這就離開?!?/p>
我對孫毅杰說,然后繞過他找到李鴻明。孫毅杰瞥了我一眼倒也沒說什么。
我把李鴻明拉到一邊,把想法盡數(shù)告訴他。李鴻明聽完我的想法,陷入了沉思,良久才松下肩膀道:
“我對這方面不了解,而你也無法確定你說的話是否準(zhǔn)確……”
“嗯,確實不敢肯定,畢竟我不是醫(yī)生。但正因不敢肯定,所以才需更加謹(jǐn)慎?!?/p>
我不指望李鴻明能獨攬大旗,想出其他辦法來,時常缺少主見、隨波逐流是他的缺點,所以我猜他肯定會找王浩華商量,如此,我的橋梁便會搭通。
事情如預(yù)計中發(fā)展,無法定奪的李鴻明果真帶著我去找王浩華。
王浩華正在忙著指揮眾人,但并未像孫毅杰那樣嫌我們礙事,對我們進行驅(qū)趕。
“你們兩個有什么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