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空自己是一個開始
世界的噪音有時候像一把鋸子,鋸得你耳膜生疼,鋸得你的意識碎成一片片。我們都在忙,忙著活,忙著證明自己活得有意義。
可是意義這東西,真的有必要嗎?你有沒有想過,當你把所有意義的外殼剝開,把那些“我要變得更好”的執(zhí)念丟掉,最后剩下的是什么?是空虛。是你一直躲著不敢面對的那個自己。
放空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不想知道答案。他們怕放空,怕它像一個黑洞,把他們吸進去,再也出不來。所以他們往生活里拼命塞東西,像一個貪吃蛇,吞噬一切。
娛樂、社交、短視頻、雞湯文,甚至是一些毫無價值的瑣事,只要能填滿日子,哪怕那些東西讓他們厭惡,他們也不會停下。因為停下來就意味著面對放空后的虛無,而虛無,是他們最大的敵人。
但我告訴你,放空自己是你生命的,是你真正自由的入口。空虛就像一把鑰匙,它能打開一個門,一扇通往文化空間的門。
文化空間:每個人心里的秘密房間
說到這兒,有人可能會問,什么是文化空間?聽起來像是個哲學(xué)名詞,或者某種玄學(xué)的概念。
其實它很簡單:文化空間是你心里一個從未被打開過的秘密房間。我們每個人出生時,這個房間就存在了。它是你與生俱來的,像一顆埋在你意識深處的種子。但問題是,大多數(shù)人從來沒進過這個房間,甚至連門在哪兒都不知道。
文化空間和你每天看到的世界不一樣。它不是你能用眼睛看到的,而是你需要用心去尋找的。它藏在那些你最真實的夢里,藏在那些你偶爾靈光一現(xiàn)的靈感里,藏在那些你一生都無法解釋的沖動里。
或者更簡單地說,它是一個地方,一個你可以找到自己天賦的地方。
有人可能會覺得這聽起來很像《盜夢空間》里的潛意識世界。
沒錯,
那個電影,就是文化空間的一個隱喻。你身上有些東西,是別人永遠偷不走的,那就是藏在文化空間里的“文化果實”。它可能是你的天賦,可能是你的創(chuàng)造力,也可能是某種連你自己都不曾了解的潛能。而你要做的,就是找到這個空間,找到你的果實,把它帶到現(xiàn)實里來。
欲望:你和文化空間之間的墻
但文化空間的門并不好找,更別提打開它了。為什么?因為門前有一堵墻,那堵墻叫欲望。
欲望是什么?它是你每天拼命追逐的東西。錢、地位、名聲,甚至是快樂、幸福。別誤會,我不是說追求這些東西有什么錯。錯不在欲望本身,而在于它成了你的主人,而不是你的工具。我們這個時代,欲望已經(jīng)不是驅(qū)動人類前進的動力了,它是束縛我們自由的枷鎖。
想象一下,你面前有一片湖。這片湖很深,湖底埋著你的文化果實。但問題是,你每天都在往湖里扔石頭。你扔了一塊“賺錢”的石頭,又扔了一塊“成功”的石頭,接著扔了一塊“別讓別人看不起你”的石頭。湖水被你攪得渾濁不堪,你看不到湖底,更別提撈出什么果實了。
所以,找到文化空間的沒有結(jié)束,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