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模型最大的弊端在于,它把世界切割成了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你要么對,要么錯;要么成功,要么失敗。這個世界從來不是二元的,可得失模型會讓你相信,這個世界就是這么簡單。
于是,認知潔癖者往往是那些被得失模型bangjia的人。他們的世界是由一塊塊碎片拼湊起來的,而這些碎片,都是他們認知里“正確”的部分。問題是,當你只看碎片的時候,你永遠無法看到完整的圖景。而認知的完整性,正是打開世界的鑰匙。
四
要走出認知潔癖的牢籠,你必須先承認一個事實:你的認知并不完整,甚至可能是錯誤的。
很多人不敢承認這一點,因為承認認知的不完整,意味著你要直面自己的局限性。而人性最大的弱點,就是不愿意面對自己的局限。我們更喜歡活在一種虛假的安全感里,假裝自己已經(jīng)看透了世界,假裝自己的認知是無懈可擊的。
但如果你想要真正的自由,你就必須打破這種虛假的安全感。你要允許自己被質(zhì)疑,允許自己被挑戰(zhàn),甚至允許自己被推翻。只有在一次次的質(zhì)疑和挑戰(zhàn)中,你才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認知盲區(qū),才能看清那些被你過濾掉的部分。
認知的迭代,本質(zhì)上是一種自我革命。而革命的代價,是你必須忍受痛苦。你必須把自己原有的認知結(jié)構(gòu)拆解開來,把那些根深蒂固的觀念連根拔起,把那些看似正確的邏輯推翻重建。這是一種抽筋扒皮的過程,但只有經(jīng)歷了這個過程,你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另一條走出認知潔癖的路,是建構(gòu)一個更寬容的得失模型。
寬容的得失模型,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多維度的。它允許你在得與失之間找到平衡,允許你接納那些不確定性和矛盾性。它讓你明白,得與失并不是絕對的,有時候,你以為的“失”,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得”;而你以為的“得”,也可能是一種隱形的“失”。
要建構(gòu)這樣的得失模型,你需要一種終局思維。終局思維的核心,是跳出眼前的得失,去看事情的全局和長遠。只有當你能從全局和長遠的視角看問題的時候,你才能真正擺脫得失模型的束縛,才能從認知潔癖的牢籠里走出來。
五
認知潔癖的背后,是人性對安全感的執(zhí)念。而真正的安全感,不是來自認知的過濾,而是來自認知的開放。
當你放下對確定性的執(zhí)念,接受世界的復雜和多樣性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更寬廣的世界正在向你敞開。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由無數(shù)種可能性組成的。
認知的自由,不是來自于對世界的控制,而是來自于對世界的接納。真正的自由,不是你能掌控多少,而是你能接受多少。
所以,放下你的認知潔癖吧。走出那個被過濾的世界,走進那個復雜而真實的世界。那里才是你真正的歸宿。
喜歡人性即見如來請大家收藏:(xiake)人性即見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