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生,終究是與自己打一場持久戰(zhàn)。戰(zhàn)場不在外面,而在心里。人心是個龐大的地方,容得下世界的喧囂,也藏得住一片寂靜??上У氖?,大多數(shù)人終其一生都在喧囂里打轉,最后連自己都丟了。
人往往以為,眼睛看得遠了,心就寬了;耳朵聽得多了,見識就廣了;嘴里說得多了,便是聰明。殊不知,越是把心向外放,越容易迷失。外面的聲音太雜,風一吹,便如浮萍,東飄西蕩,哪里還有根?真正的智慧,是把心收回來,向內看,向內聽,向內說。心靜了,世界才清明;人定了,腳步才穩(wěn)。所謂人生的境界,說到底,不過是三件事:閉、靜、忘。
閉:隔開外界,不是封閉自己
閉,不是簡單地關上眼、堵住耳,而是主動與外界保持距離。這距離不是物理上的,而是心的選擇。人活在世上,最難的不是面對嘈雜,而是學會從嘈雜中退出來。太多的人習慣被聲音裹挾,習慣在燈紅酒綠里迷失,以為這就是生活。殊不知,真正的生活,是讓一切繁雜從心里退潮,露出原本的模樣。
閉,是一種智慧的篩選。并不是所有的聲音都值得聽,并不是所有的景象都值得看。眼睛看得再多,耳朵聽得再真,若無選擇,只會亂了方寸。人心有如一片湖水,外界的雜音、紛擾、爭斗,便如一塊塊投下的石頭。若不閉,則湖水永遠不得安寧;若能閉,則石子落下,水紋自消,心湖終歸平靜。
閉不是拒絕,而是選擇。選擇什么?選擇讓自己的心保持干凈,選擇讓自己的步伐保持從容。人生在世,終究是要學會與自己相處,而不是一味向外追逐。閉上眼,是為了看到更清楚的世界;閉上耳,是為了聽見更真實的聲音。那些看不見的,聽不見的,反而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
靜:在動蕩中保持心的平衡
世界從來都不安靜。車水馬龍,風起云涌,世事變幻如潮。人如何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站穩(wěn)腳跟?靠的不是追逐,而是靜。靜是一種內在的力量,它讓人從外界的動蕩中抽離出來,回到自己的內心。莊子說“心齋”,說的是讓心如空堂,萬物皆可進,卻不留一絲痕跡。
靜,不是躲避,而是面對。面對所有的紛擾,卻不讓它們在心里扎根。很多人誤以為,靜是逃離,是遠離喧囂,住進深山老林。殊不知,真正的靜,是身處鬧市而心如止水。你可以聽見風聲、人聲、車聲,但它們在你的心里不過是過客,來時不驚,去時不留。
靜,是一種自持。人活著,最難的不是面對風浪,而是在風浪中不隨波逐流。很多人一生都在為別人的眼光而活,為別人的評價而活,最后活成了別人,卻丟了自己。靜下來,才能看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別人的;什么是值得的,什么是無謂的。靜下來,才能知道,人生的路該怎么走,腳下的步子該怎么邁。
忘:忘卻表象,回歸本心
人這一生,看得多了,聽得多了,知道的多了,就容易被這些外在的東西綁住。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實;耳朵聽到的,未必是全部;嘴里說出來的,未必是智慧。莊子說“坐忘”,不是讓人真的忘記,而是讓人放下執(zhí)念,不被表象所擾。
忘,不是放棄,而是超越。人活在世上,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有些事看似重要,其實不過是一時的波瀾;有些人看似關鍵,其實不過是一段的過客。若一味執(zhí)著,便如在泥沼中行走,越掙扎越深陷。忘,是一種放下,是一種釋然。放下對表象的執(zhí)著,釋然對得失的執(zhí)念。
很多人以為,忘了就是輸了。其實,忘了才是贏了。贏得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忘了那些無謂的爭斗,忘了那些無關的評價,才能還自己一個清凈的天地。忘了那些不該記住的,才能記住那些真正重要的。人生在世,很多時候,忘了才能活得輕松,才能看得長遠。
三重境界:修一顆心,活一片天地
閉、靜、忘,看似三件事,其實是一件事:修一顆心。人這一生,最難的,不是面對外界的風浪,而是面對自己的心。心若不清,世界便是混沌;心若不定,腳步便是漂浮。修心,不是修給別人看,而是修給自己用。修得一顆清明的心,便有了一片清明的天地。
人生如行船,外界的風浪再大,只要心里的舵穩(wěn),船便不會偏。閉,是收起帆,讓風浪不再擾亂方向;靜,是穩(wěn)住舵,讓船不再隨波逐流;忘,是卸下多余的負擔,讓船輕裝遠航。這三件事,說到底,是為了讓人活得更輕盈,更自在。
人這一輩子,最重要的,是找到屬于自己的那片海。那片海,不在外面,而在心里。閉目而見,閉耳而聞,忘卻而得。心里有了海,腳下便有了路;心里有了定盤星,人生便不再迷茫。活得輕盈又安穩(wěn),便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結語:向內而生,向外而行
人活著,最重要的不是去追求什么,而是去看清楚什么??辞宄饨绲募姅_,看清楚內心的需求,看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閉,是為了看清;靜,是為了守??;忘,是為了超越。人生的三重境界,說到底,是為了讓人活得明白,活得通透。
在這個喧囂的世界里,能夠守住自己的心,便是一種難得的力量。閉目,不是拒絕,而是選擇;靜心,不是逃避,而是面對;忘卻,不是失去,而是得到。這三重境界,終究是與自己和解,與世界共生。
人這一生,最大的成功,不是征服了多少人,而是征服了自己;最大的幸福,不是擁有了多少東西,而是擁有了一顆清明的心。閉耳閉目閉心,不是封閉,而是打開;靜中生慧,忘中得真。這樣活著,才算是真正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