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婕妤沒去靜怡軒,忙著為蘭嬪奔走。
行刺事件短短幾日后,后宮就恢復了往日的平靜,蘭嬪成了某種談資,只出現在姐妹的私人小聚中,并且占比很小。
她們更關心御膳房的點心與繡房的衣裳,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忠于生活。
與她們不同,端妃和伊婕妤繞不開這件事。
兩人態(tài)度相反,一個急著解救蘭嬪,一個急著與蘭嬪撇清關系。
康寧帝的態(tài)度很有意思,對解救蘭嬪的伊婕妤降下恩澤,對撇清關系的端妃降下責罰。
養(yǎng)心殿中,康寧帝在太監(jiān)們的護衛(wèi)下見了伊婕妤,安撫她的情緒,但是蘭嬪的事免談,不論如何,蘭嬪都犯下了大罪。
翌日,司禮監(jiān)流傳伊婕妤即將升嬪的消息,兩日后,蘭嬪在宗人府牢房自縊,與她有關的若干宮女太監(jiān),有些杖斃,有些流放。
又一日后,司禮監(jiān)帶來太后的旨意,狠狠訓斥了端妃,罰了她的兩年的例銀,禁足半年。
到這里,康寧帝將此事揭過。
但后宮里,這件事才剛開始。
端妃裝病,不見與蘭嬪交好的嬪妃們,不理會她們去養(yǎng)心殿為蘭嬪求情的請求,還將蘭嬪送給自己的東西,統統丟了出去,玉器摔碎,其余焚毀。
在夏景看來,這舉動實在不怎么明智。
蘭嬪已死,康寧帝的遷怒免不了,若夏景在端妃的位置,會直接向康寧帝請罪,同時小小為蘭嬪求情。
這個情很好求,刺殺?什么刺殺?蘭嬪只是在求死而已。
換個詞,性質截然不同。
這樣,雖然責罰逃不掉,但能獲得蘭嬪姐妹們的好感,還能獲得一個重情義的美名,增加自己小團體的凝聚力。
而端妃現在的處置,直接將伊婕妤推到了對立面,將蘭嬪交好的姐妹們放在尷尬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