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趁虛而入,逐個擊破(大章求月票!)
住在華僑公寓公寓的第一個晚上,魏明先是把那些書和信都放進了書架上,
然后孤獨難耐的他決定寫個愛情故事。
要不然長時間不寫作容易手生,還是要保持一下手感的,另外也能賺幾個稿費錢。
住在這里每個月八塊錢的物業(yè)費,等接了電話每個月也有一筆20塊左右的固定支出,另外還要支援家里面,總不能坐吃山空啊。
以前在宿舍里他都是盤腿坐在床上創(chuàng)作,無論姿勢還是環(huán)境都有一些干擾,
這是他第一次感覺到了毫無干擾,狀態(tài)全開的感覺,所以狀態(tài)極佳,睡覺前就干了四千多字。
要不是因為涉及一些歷史知識讓他稍有些遲疑,他能寫的更快,明天還得去圖書館借兩本書看看。
還有就是書桌差點意思,回頭看能不能買個好點的。
第二天魏明騎上心愛的小摩托去上班,等到了南門再換成自行車,在校園內(nèi)騎摩托車就有點太招搖了,也費油。
上班后,楊昊看了一眼伏案學習的魏明。
「喲,又研究上秦史了?」
「瞎看,瞎看,」魏明笑問,「最近有什麼特別的新聞嗎?」
楊昊翻了翻手邊的報紙雜志。
「也沒啥,就是《哪咤鬧?!啡雵四莻€法國的坎城電影節(jié),唐國墻也代表《小花》去參加了?!?/p>
夏納電影節(jié)開幕式是13號,他看的那篇新聞是中國電影代表團出發(fā)前的報導(dǎo),團長就是《哪咤》和《天書》兩部電影的導(dǎo)演王樹忱,現(xiàn)在一行人應(yīng)該到法國了。
這次《哪咤鬧?!烦晒θ雵酥鞲傎悊卧?,不管能否得獎,這對國產(chǎn)動畫甚至華語電影都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而早在16年前,美影廠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就曾在坎城大舞臺上拿到過一個榮譽獎,驚艷了世人。
魏明接過那份《中國青年》雜志,除了看到坎城的相關(guān)新聞,還看到一個有趣的標題《人生的路啊,怎麼越走越窄———》,署名是「普通女工潘曉」。
前世他在農(nóng)村都知道這場「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的大討論,甚至還親自寫信參與討論。
從五月份一直到十二月份,半年多時間,以《中國青年》為主要陣地,全國的迷茫青年都在討論這個問題,「潘曉」遇到的問題讓很多人感同身受,非常有代表性。
而之所以能如此讓人感同身受,仿佛戳中了所有當代青年的痛點,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潘曉」并非一個人。
是編輯把潘禕和黃曉菊兩位讀者的信中經(jīng)歷捏到了一個人身上,中間可能還會加入一些編輯的藝術(shù)加工,于是讓「潘曉」的經(jīng)歷如此讓人有共鳴,從而引發(fā)全國大討論。
在總政話劇團的龔槽也在捧著雜志看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在團里不少演不了主角的年輕演員那里影響很大。
開篇一段寫的讓人非常室息「編輯同志:我今年23歲,應(yīng)該說才剛剛走向生活,可人生的一切奧秘和吸引力對我已不復(fù)存在,我似乎已走到了它的盡頭。?!?/p>
接下來「潘曉」講述了自己的經(jīng)歷,很多經(jīng)歷龔槽都能看到自己當年的影子。
其實在20歲之前龔槽也像她一樣迷茫甚至絕望,不知前路該怎麼走,感覺自已要一輩子交代在江西農(nóng)村了。
好在她后來當了文藝兵,和當時身邊的知青相比她是幸運的,不過在進入部隊,進入總政后她依然坐了五年的冷板凳,哪怕拍電影演了女主角也沒能讓自己的命運發(fā)生轉(zhuǎn)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