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計趁機再道:“這位官人識貨!咱們這‘賽螃蟹’就是以假亂真之味!東家常說,佳肴不該只供高門,百姓也值得一份熱騰騰的鮮味?!?/p>
說罷又揚聲道:“今日開業(yè)大吉,第一百位踏入樊樓的貴客,贈‘金旗’一面!持旗者當日所用菜肴分文不??!”
“真的??!那我高低要去嘗嘗?!?/p>
“對對對,我去叫上我家娘子,一道去樊樓嘗嘗鮮!”
眾人愈發(fā)雀躍,紛紛呼親引伴,欲往樊樓嘗鮮奪彩。
除了各色佳肴,美酒自是樊樓不可或缺的重頭戲。
沈明琪早命人在樓前搭起一座高臺,辦起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品酒盛會”。
她深知“酒香也怕巷子深”,她巧費心思,將數(shù)十把酒壺如玉階般次第排開,每一壺后皆立一位手持樂器的舞伎。
衣裙色彩依酒性而異,醇烈者伴深紅,清芬者配淺碧月白,連發(fā)髻式樣也隨酒意變幻,或高挽如云,或低垂若瀑。
琴瑟隱隱,笙簫漸起,過路的行人無不駐足。
還未品酒,先已醉在這聲色相映的風雅之中。
后廚里,王三娘與沈明瑜雖忙得腳不沾地,卻事事有條不紊,灶火不息,鑊氣蒸騰,大堂內(nèi)充滿了人間煙火香。
經(jīng)白日一番熱鬧宣揚,入了夜,京中的公子王孫們也紛紛慕名而至。
夜色中的樊樓,燭光輝映、燈品新奇。
每一片檐瓦的瓦櫳內(nèi)皆點亮一盞明燈,遠望之下,整座樓閣猶如一條璀璨的金龍,騰躍于汴京的夜空之中。
立于樊樓高層憑欄遠眺,東京城萬家燈火盡收眼底,人間繁華宛若星河瀉地。
劉窈昔日在樊樓歷練過,識得不少面孔,此時從容周到地將一眾貴客引至三樓,安排下雅座,更備妥美酒與歌舞。
這些錦衣郎君夜上樊樓,又豈止為飽口腹之欲?
一盞醇酒如刀,暫斬愁緒。
沈明琪亦早與劉窈立下規(guī)矩:樊樓之中,絕不留客過夜。
她語氣雖淡,卻不容置疑:“樊樓是酒樓,不是秦樓楚館??腿孙嬀朴蒙?,聽曲賞舞,一概歡迎。若要留宿,絕無可能?!?/p>
劉窈本就心存此念,見她態(tài)度明確,便鄭重應下:“姑娘放心,窈窈明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