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之心
“魏大哥,我猜不出,不如你給點提示?”
魏通哈哈一笑,“說道,兄弟,我說一個往事給你聽聽吧。當年我還在江湖行俠,看到一戶窮人被一個惡霸欺辱,打死了男的,要把他妻女賣給娼樓。我氣不過,便提劍殺入那惡霸家中,宰了那惡人。但我當時正在氣頭上,便連那惡霸一家十幾口都殺了,還包括一個稚兒。我冷靜下來后悔不已,那惡霸固然該死,但他的孩子并無過錯。你說,我是惡人還是善人?”
“魏大哥殺惡霸,自然是好事,但那小兒本來無錯,他不應(yīng)該死”宋歆說道。
魏通聽宋歆說完,低頭笑了笑說:
“小兄弟說的對。冷靜下來,魏某深覺自己可惡。我看著自己手中劍,憤恨摜在石上。可這劍有何錯?錯在拿劍之人耳。從此我心中郁結(jié),便棄劍不用。有人欺辱我也不還手。后來文若大人在鄉(xiāng)間募集鄉(xiāng)勇。他見我落魄被人欺負,便問我,我身負武藝,被人欺辱,為何不還手?我便說出此事。他便拿著我的寶劍說道:
‘你殺人時就猶如這柄劍,這劍握于你之手,而你自己,則被心中憤怒所握。這世間事也是如此,開明天子掌劍,則可以威服四海,令百姓安居樂業(yè);如將軍握劍,則可以討伐不臣,安定社稷;汝游俠仗劍,則可除惡霸,是也不是?’
我自然回答是。文若先生又說,但若天子不仁,將軍不臣,輕俠不義濫殺,是善是惡?我答那自然是惡。文若先生說,兩者劍有何不同?人為惡,因其被不仁不義之心所控,若能控制不仁不義之心,則掌劍可以為善,若不能,便會為惡。
汝這手中三尺寒鋒,非汝之劍,汝之劍,乃是俠義之道、仁義之心也。鐵劍可折,但這仁義之道斷然不會折?!?/p>
“我當時聽完心下震撼,深感文若先生大義,便請跟隨先生左右,后來大人推薦我入軍隊,上陣殺敵,立了些戰(zhàn)功,便有了今日的職位。”
宋涯等人也是
劍之心
當晚,眾人睡去后,宋歆一個人觀賞這柄長劍,愛不釋手。
“今日魏大哥贈我寶劍,不如學一門劍法,也好配得上神兵利器?!蔽和ㄟ@寶劍一看就不是凡品,看起來比自己一直使用的短劍好多了。
雖然這短劍是于吉所贈,但也不是什么厲害的神兵利器,只是比尋常的鐵劍更鋒利些。
翻開《玉鈐錄》直接找到《技》部、《武術(shù)》直到看見了《劍術(shù)》這一分支。
可選的還真的是不多,不過最后宋歆還是找到了一部劍法。
“嘿嘿,對我這種武術(shù)小白而言,這個最合適了,而且配合靈力的話,還有不俗的威力呢!”
宋歆在前世原本學過些拳擊,不過只是為了健身。根本說不上厲害,他也從沒在街上和人動過手,那時候打贏坐牢,打輸住院,老實本分的他哪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