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扎營后,發(fā)現(xiàn)于禁的軍隊已然駐扎在山下,宋歆跟在大隊之中,眺望著遠處的山脈,一座連著一座的山峰險峻異常,山中皆是蔥蔥郁郁的樹林。
你們可知道哪一座是潛山?宋歆看了半晌,也沒發(fā)現(xiàn)敵軍,便問道。
鄒益聽到以后,騎馬上前說道:司馬大人,潛山并非是一座山,而是許多山組成,其中最陡峭的山峰是天柱峰。他說著一指前方,群山之中果然矗立著一座高山,一半是十分陡峭的懸崖峭壁,另一半則是稍緩的坡道。只有一條道路可以上山。
你對此地頗為熟悉啊。宋歆笑道。
不瞞大人,在下就是來自于廬江郡。鄒益說道。
原來如此。鄒將軍,可知道為何這座山叫做潛山?宋歆問道。
潛山,又作灊山,名字是來自于山勢,因為遠近山勢潛伏而得名。我幼時聽家中老人
說過,此地是春秋時期皖伯大夫的封地,因為他德高望重,百姓就將他的封地叫做皖,這座山也被叫做皖公山或皖伯臺。
鄒益一指那座最高的山峰,司馬請看,那座天柱峰,如同一座平臺,曾經(jīng)有山寇在上面聚草屯糧,后來梅成派兵剿除了山寇,占據(jù)了那座山,用來屯兵。
宋歆點點頭,只是此地離天柱峰十分遙遠,看不清楚上面到底有沒有軍營。
謝鄒兄賜教。宋歆感謝一句,隨著大軍繼續(xù)前行,到了距離天柱峰西面四十里處扎下了營寨。
剛一停下,就收到了于禁的消息,說他已經(jīng)在天柱峰東、南扎了營地,而梅成和陳蘭的叛軍就在山峰頂上。因為此地十分險峻,上下只有一條道路,易守難攻。
張虎,你帶兄弟們在此休息,如果張將軍有命令,就先應(yīng)下。我與鄒益帶去看一看山勢。
諾。下馬。張虎聽到命令馬上下令眾人下馬扎營,宋歆與鄒益則騎馬奔向敵軍聚集的天柱峰。
奔了小半日,宋歆一行人到了距離天柱峰很近的一座山蜂上,此山山勢頗緩,他們騎馬奔上山,遠眺對面的天柱峰。
大人,你看,山上那些樹木都被陳、梅二人砍伐做成了木柵欄和鹿角。鄒益指著大山說道。
嗯,他們這樣也可以防備我軍燒山,但是他們的營地布置卻被我看的清楚。宋歆看著對面山頭上的敵營說道。他本想放出神識查看,可是自己的神識無法探查那么遠的距離。
不過目力所及之處,敵軍的部署已然清晰明了。梅成、陳蘭在上下山峰的坡道上面立了數(shù)十座小寨,都用石塊和粗木構(gòu)筑,若是從山下強攻,不但進攻兵力無法展開,一定會死傷慘重。
鄒兄,你將敵營的詳細情況畫下來。宋歆走到馬匹旁邊手伸進馬鞍下面的袋子里,裝作取物的樣子,實際上是從手指上的儲物戒指里拿出紙筆遞給鄒益。:
是。鄒益接過了紙筆,開始畫起來。宋歆在一旁看著他時不時的抬頭遠眺,然后又低頭畫圖。他走上前,仔細搜索著陳、梅二人的中軍。
不過他們所在之處地勢比天柱峰要低,宋歆也看不到上面的情況,不過猜測那肯定就是敵將的大帳了。
對了,鄒兄,這么多人馬,在山上如何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