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潑面(二)
眼見溫明棠都應(yīng)下了,姜老叟自也不好再說什么了。
目光掃向面前的一眾雜役,落到其中一個十五六歲,相貌有些清秀的雜役少年身上時,姜老叟朝他招了招手,道:“阿丙,你同……”姜老叟的手指在這群雜役里晃了晃,最后選中了方才跑去叫紀(jì)采買的女孩子,道,“你同她一道跟著溫小娘子做事吧!”
大榮所有衙門公廚的廚子要配兩個雜役做下手的。
阿丙聞言滿口應(yīng)了下來:“是,姜叔!”
能喚姜老叟一聲“姜叔”,可見這個叫阿丙的少年同姜老叟是認(rèn)識的。
大抵是覺得委實坑了溫明棠,姜老叟這才特意點了阿丙幫她,免得在雜役助手這事上再攤上兩個惹事的懶漢。
有阿丙這個“有后臺的”在她這里,可以少去不少麻煩了。
紀(jì)采買自然不會不清楚其中的門門道道,卻沒有阻止。
他也沒準(zhǔn)備在這些事上坑這個新來的廚娘,只是“要求”高些,不想再招些亂七八糟的,如先前周廚娘那等起歪心思的人罷了。
點了阿丙和那個小丫頭做溫明棠的幫手之后,姜老叟朝紀(jì)采買打了個招呼,轉(zhuǎn)身走了。
當(dāng)然,臨走時不忘對溫明棠道:“溫小娘子若是有什么要幫忙的,盡管來找老兒我便是了!”
這等客氣話當(dāng)然聽聽便好,溫明棠也不是不知禮數(shù)的人,點頭朝他道了聲謝。
張采買自始至終也不方便插話,眼下,見姜老叟要走了,自也不好多留,只是臨行前對她道:“有什么事還來老地方尋我便是了!”
比起姜老叟的客氣,張采買這句話倒是真心的。
離月柔出宮還有一年,他得好好照看著這個月柔拜托他照看的“侄女”。
待到姜老叟和張采買走后,紀(jì)采買才瞥了她一眼,道:“那明日的早食,就由溫小娘子做可好?”
溫明棠應(yīng)了下來。
紀(jì)采買拿出一大把鑰匙,轉(zhuǎn)身向外走去:“隨我來庫房,挑好明日你要用的食材?!?/p>
大理寺公廚的庫房就在飯?zhí)玫暮箢^,上頭掛了把大銅鎖,銅鎖的鑰匙就在紀(jì)采買的身上,由他分配公廚廚子每日所需的食材。
溫明棠帶著兩個小跟班跟在紀(jì)采買的身后進了庫房,一抬眼便看到了庫房里收拾的整整齊齊的食材。
主食部分就放在地面上,放在大木桶里,木桶外貼了字條,標(biāo)明了木桶里存放的東西。
溫明棠一眼掃去:大米、小米、面粉、紅豆、綠豆、等品類齊全、數(shù)目眾多。
相比放在地面上的主食,蔬菜和肉類則放在了下頭的地窖里,方便保存。
溫明棠看了眼庫房里的主食部分,正要跟紀(jì)采買去下頭的地窖里看蔬菜和肉類,紀(jì)采買卻只站在地窖口,指了指里頭琳瑯滿目的蔬菜和肉類,讓她看了一眼,而后似笑非笑的開口說道:“溫小娘子來的不巧,我大理寺公廚十日一采買,每回采買的蔬菜和肉類都是有定量的,由做菜的師傅列出單子分類采買。上一回采買是兩日前,距離下一回采買還有八日……”
溫明棠在聽到紀(jì)采買說“溫小娘子來的不巧”時就知道“刁難”要來了。
果然,紀(jì)采買說到“距離下一回采買還有八日”時,便停了下來,而后,面露難色道:“先時的朝食是由公廚的王師傅同孫師傅輪流做的,他二位在朝食的菜單上未開什么菜同肉,所以……”
聽到這里,溫明棠明白過來了:“所以,這滿地窖的蔬菜和肉我暫且不能動,是兩位師傅定好的菜和肉,我要等到八日后的那次采買才能列單子請紀(jì)采買買菜和肉?”
(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