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嶄新的飛舟,劃破天際。
飛舟之上,有一道道年輕身影,站在船舷邊觀望著腳下的風景。
一張張年輕的面龐上,帶著希冀與激動。
哪怕是那三個已經到了融魂境的年輕人,也都是一臉的興奮。
以他們自己御空飛行的速度,就算增加十倍,也不可能達成。
那一張張稚嫩的臉上,傳來的青春與生機,讓作為老院長的周敏很是高興。
帶了這么多屆學員,就屬他們的心情最是放松。
而帶來這一切的人,則是站在飛舟最前方,正跟一名中年教員閑聊的青年。
飛舟飛行的速度并不算快,最多就是真魂境后期左右的修士飛行的極限層次。
跟方寒交談的名為周順,是周學的資深教員。
他帶出的孩子里,最強大的已經走到了真魂境高深層次。
那些學子學成之后,偶爾還是會回來的。
他們回來,一是為了反哺周學,二也是為了激勵、指點那些后來者。
周順也是在外闖蕩了多年之后,天路征戰(zhàn),四處歷練。
修為再沒多少進展后,選擇了回歸周學。
他原本是個孤兒,因為有老院長的收養(yǎng),才能走到真魂境中期。
像這七個大區(qū)一樣的人族聚集地,在中州附近其實不少。
學院文化,也是由來已久。
三天之后,疾馳的飛舟停了下來。
在路上的時候,方寒也沒有閑著,但凡有學員向他討教,他都是耐心解答。
這樣的日子有種別樣的愜意,唯一有那么一點不舒服的地方,就是李云峰那邊依舊沒有回信。
前前后后,已經十余天。
按照李云峰之前的說法,他如果沒有重要的事實在走不開,一般都會半個月看一次通訊玉牌。
他作為巡察使,執(zhí)行任務時無暇顧及這些。
稍微得空,都是定期檢查的。
畢竟他的“下線”也不止方寒一人。
有一些他結識的好苗子,他認為可以往巡察隊里拉的人,都會留下一塊玉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