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也不是月妃瞎猜,而是孫嬪,的確對她恨之入骨,畢竟誰喜歡搶了自己寵的人。
丁妃等實施這個計劃的人,已經(jīng)倒霉了,所以孫嬪的仇恨目標(biāo),就在月妃身上了。
聽說孫嬪恨自己,然后她兒子還討皇帝喜歡,可不是讓月妃緊張了么,當(dāng)下就想將孫嬪兒子收拾了,讓她將來,不會被孫嬪找麻煩。
在原身世界,孫嬪的兒子就是這個時間點沒的,因為月妃得寵,資源多,然后人也比孫嬪有心機,有手段,之前能設(shè)計丁妃等人倒霉,這會兒將孫嬪的兒子弄沒了,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但在原身世界成功了,不代表這個世界就會成功。
因為,琳瑯介入了。
琳瑯不知道孫嬪的兒子要是長大了,是好人還是壞人,但起碼他現(xiàn)在還是小孩,不像李芳蕊那樣,是天生壞種,壞的很,這樣一來,琳瑯看他要被人害死,自然不可能當(dāng)作沒看見。
要是大人之間互相加害,好比月妃這會兒怕孫嬪將來找她的麻煩,就先找孫嬪的麻煩,她要是沒自己的目的,可能不會管,反正都是成年人了,自己為自己的生死負(fù)責(zé)。
但孫嬪的兒子,還是個小孩子啊,看到小孩子要被人弄死了,她的確做不到見死不救。
雖然救了孫嬪的兒子,如果孫嬪的兒子將來順利長大了,可能會影響小透明皇子即位,對有先知先覺的她,沒什么好處,但,她不可能因為覺得這人會影響小透明皇子即位,就隨他去死。
所以當(dāng)下月妃這邊出手,琳瑯便將她的計劃,偷偷透露給孫嬪知道了。
孫嬪知道后,應(yīng)該能保住她的兒子,要是不行,她再親自出手不遲。
不過,孫嬪都知道月妃會做什么了,再蠢,也不可能不知道怎么應(yīng)對的,況且,孫嬪還不是像黃嬪那樣太蠢的人。
果然,就像琳瑯想的那樣,孫嬪聽說月妃打算對付她的兒子,當(dāng)下便警惕起來。
倒沒跟月妃針鋒相對,也派人殺月妃的兒子,畢竟這種事,她要成功也就罷了,要是沒成功,月妃現(xiàn)在這樣得寵,她敢殺她的兒子,那她肯定會落得跟當(dāng)年的韓嬪一個下場,自己的兒子,也根本不會當(dāng)皇帝了,所以還不如直接將月妃做的事,報告皇上。
她有這么多證據(jù),就算皇帝寵愛月妃,不會怎么著她,她上報了這事,皇帝肯定也會申斥月妃,然后保護(hù)自己的兒子的,畢竟自己的兒子,也是皇上的兒子啊,皇帝總不會不管。
運氣好一點,皇帝不是那種無腦寵愛的人,也許還會降罪月妃。
——也幸好孫嬪直接上報月妃做的事,而不是用加害月妃兒子的方法報復(fù)月妃,要不然,她肯定不會成功,因為,琳瑯縱然想保護(hù)她的兒子,自然也會保護(hù)月妃的兒子,畢竟都是小孩子,且不是那種特別壞的小孩,琳瑯自然會保護(hù)的。
皇帝收到孫嬪的告狀后,細(xì)查之下,發(fā)現(xiàn)孫嬪沒誣告,當(dāng)下皇帝就有點生氣了,畢竟他都這么寵月妃了,正打算加封她為貴妃,她怎么一點也不珍惜自己對她的好,竟然想害自己的兒子?
當(dāng)下皇帝便將孫嬪提供的那些證據(jù),甩到了月妃跟前,質(zhì)問她為什么做這樣的事。
月妃看自己做的事暴露了,不由大驚失色,本想狡辯,這是孫嬪冤枉自己,但因皇帝都調(diào)查出了證據(jù),她再想狡辯,也沒用,于是當(dāng)下唯一能做的,就是痛哭懺悔了,就想通過這樣的表演,讓皇帝不會計較她做的事,免得將她廢為庶人,跟丁妃等人作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