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然指出【蜂窩結構合金】是通過改變金屬原子間結構來實現(xiàn)物理性能上的提升,如果這一技術應用到帝國的生物熔煉合金上,至少能讓生物熔煉合金的性能在現(xiàn)有基礎上再提升三倍。
這個結論讓易陽不淡定了,生物熔煉合金的性能如果再提升三倍那足以讓帝國在材料這塊遙遙領先整個聯(lián)盟。
“李天然的樣品做出來了嗎?”
易陽詢問道。
在他看來,既然已經知道北極公司的蜂窩結構長什么樣了仿制起來應該很容易才對,這就像考試時已經知道了答案逆推解題過程還會很難嗎?
“哪有你想的那么簡單?”
唐錦好笑地看了易陽一眼。
“你忘記當初李天然無意中搞出一種性能超強的合金后來卻怎么也無法復制的事情了?”
當兩種或者兩種以上不同比重的金屬共同熔煉和緊密混合時,它們常會進行化合,同時形成一種新化合物叫做金屬的合金。
在軍事上大規(guī)模應用的大部分都是鐵合金,形成合金的金屬種類多達十幾種,除了金屬融合外還有非金屬物質的融入,這里面就不僅僅全部是高溫下混合了。
不僅如此,合金的鍛造中各種金屬和非金屬添加的溫度、劑量比例也都有所不同,絕對不是簡單的一鍋亂燉就可以鍛造成功的。
僅僅知道最終形成合金的比例結果沒有任何的用,因為成產生這個結果的過程有很多種,可是只有一種才能化合成為現(xiàn)有樣品的性能。
當初李天然搞出來的合金他也是知道各種成分比例的,最后直到生物熔煉技術出現(xiàn)之前他都沒有再成功生產出同性能的合金。
北極公司的【蜂窩結構合金】雖然只是在原子排列結構上進行了調整最終改變了合金的整體性能,可是這種調整也是分步驟的,一步弄錯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就和原版大相徑庭了。
唐錦還記得曾經看過一篇報道,里面詳細分析了北極公司的【蜂窩結構合金】,據專家估算能夠形成這種結構合金的方案多達十億種。
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或者是實驗室可以以一種方案去進行實驗,在實驗前需要做的是在理論上推導這種方案的可行性以及最后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
十億種方案,單就是理論上的推導都需要幾千年的時間,這也是北極公司從不擔心有人會仿制出【蜂窩結構合金】的信心所在。
說句不好聽的,若真有某個組織有這么大的實力和毅力破解【蜂窩結構合金】的秘密,在他們破解出來結果前北極公司也有信心在這段時間內升級自己的產品,你想想用了幾千年的時間花費了無數的人力和物力結果只是破解了一個人家已經淘汰的技術這是什么樣的買賣?
北極公司如果更惡心一點,在這個組織成功破解出【蜂窩結構合金】的秘密時將整個生產工藝流程公開化,這足以讓這個組織一直被嘲笑到聯(lián)盟解體的那一天。
事實上,聯(lián)盟市面上一直存在【蜂窩結構合金】的仿制品。只是仿制品的性能雖然較普通合金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和原版【蜂窩結構合金】卻是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北極公司沒有干涉這些仿制品的存在,一方面是因為仿制品并沒有影響到北極公司現(xiàn)有的市場,另一方面也是北極公司想利用仿制品給那些別有用心的人一個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