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炮臺的威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粒子炮臺的充能問題一直制約著炮臺的發(fā)展。
想要炮臺在戰(zhàn)爭中起到關(guān)鍵性的作用,炮臺的威力不能小了。
可是炮臺的威力上去了意味著消耗的能量也會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是要超過功率提升比例的。
供能和充能就成為很大的問題。
傳統(tǒng)的供能是依托能夠大電流放電的電容來完成的,數(shù)不清的電容共同放電下才讓粒子炮擁有可以啟動的能量。
可是這里面存在兩個問題。
第一是電容儲量太小,想要滿足粒子炮的需求需要大量的電容串聯(lián)后再并聯(lián)才能達成,一旦有電容損壞,輕則粒子炮威力受損,重則粒子炮根本就無法正常啟動。
事實上這也是傳統(tǒng)粒子炮最容易碰到的問題之一,常規(guī)的解決方案是定期更換粒子炮的電容。
第二個問題是電容電量釋放后需要重新充電。電容無法接受交流電的直接充電,需要將交流電轉(zhuǎn)化成為直流電才行。
另外過大的充電電流也會導(dǎo)致電容的損壞,因此充電電流有著嚴格的限制。
通常情況下充電電流是呈下降曲線的,也就是隨著電容內(nèi)電量的增加充電的電流會逐漸降低,在保證電容能力的情況下充電時間被大大延長了。
正是因為這點制約的存在,固定式粒子炮雖然威力巨大卻始終無法在戰(zhàn)爭中成為決定性的力量,只能作為步兵的輔助攻擊手段。
易雪很清楚粒子炮臺的短板,也對此進行了改良。
她使用皇家科學(xué)研究所傳輸過來的第四代水晶替代原本龐大的電容陣列。
第四代水晶較第三代水晶無論是在容量還是在穩(wěn)定性上都有極大的提升。
第四代水晶可以用電能直接進行充能,充能的電流無需進行任何的調(diào)整。
最為關(guān)鍵的是四代水晶對于電壓是沒有任何要求的。
眾所周知,我們要給一塊電池充電,首先要擁有比電池本身更高的電壓。
有了電壓差之后電流才能順利進入電池。
比如常見的鋰電池標稱電壓為37v,它的充電電壓為42v,過低的電壓將導(dǎo)致電池充不滿或者無法充進去,過高的電壓將導(dǎo)致鋰電池的損壞。
當鋰電池的電壓低于25v時電池將無法對外放電,通俗的說法就是電池沒電了。
四代水晶不存在這個問題,它可以將自身儲存的電能完全釋放干凈,按照皇家科學(xué)院的實驗100w功率的電能充進四代水晶后可以釋放98w左右的電量出來,而且釋放的電壓和電流極其穩(wěn)定。
這只是一方面的優(yōu)勢,四代水晶最重要的優(yōu)勢來自于無論什么電壓和電流都可以為其充能。
比如用220v10a的電流可以為四代水晶充能,同樣用5v1a的電流也能為四代水晶充能。
在四代水晶的身上并不存在電壓差帶來的影響,它就如同一塊海綿,只要自身儲存沒滿的情況下,外界的能量它都會照單全收絲毫不會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