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僅剩的陸地上建造城市,這就導致西塔星上的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距離非常的近,城市的密度非常的高。
除了采用高密度的超級城市的布局外,西塔星上還大量進行人工填海造田。
像是工廠、商場這樣對土地面積利用率低的建筑基本上都放在了填海造田的地方。
這樣一來呢,西塔星上就形成了一個非常奇特的景象,如果把整個大陸看成圓心,工廠區(qū)和商業(yè)圈就是圍繞這個圓心的一個圓環(huán),圓心的面積是固定死了的,但是圓環(huán)的面積卻在不斷擴張中。
在西塔星上,上班通勤四五百公里是非常正常的情況,放眼整個d星系,把噴氣式飛機當做公交使用的并不多見,關鍵人家還真的就和公交差不多價錢,這樣一比基本上就只有西塔星獨一份了……
病毒肆虐,絕大部分的人都被困在了小區(qū)中,但是這并不影響工廠的開工生產,每個工廠里總有那么一批住在宿舍的工人,被封在工廠里哪都不能去,還能干嘛呢,只有開工生產呀,好歹還有工資可以拿的不是么。
況且,工廠的老板為了讓這些工人能夠心甘情愿的工作,把他們的工資調整成平時的2倍,這樣一來,工人們雖然還是沒日沒夜的工作,但看著銀行余額的上漲,心里感覺還是很安慰的,某些人甚至在心里偷偷祈禱,希望病毒持續(xù)的時間再長一些。
行星政府并不反對工廠以這種方式開工,南方軍區(qū)配發(fā)過來的物資里也包含了工廠生產所需要的大量原材料。
對于這種不能賣給老百姓的東西,不管是抗擊病毒臨時指揮部還是綠騎士團隊都沒有任何的興趣,他們只會對原料進了工廠后生產出來的產品感興趣。
到了這個時候,工廠不可能再生產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生產的全部都是時下緊缺的日用商品,而臨時指揮部和綠騎士在商品生產出來后大批量購進,然后高價銷售給老百姓從中賺取巨額利潤。
只要生產出來的商品能夠出貨,資金能夠回流,后面的銷售環(huán)節(jié)工廠是不會去管的,由于南方軍區(qū)配送的物資成本價比原先貴了一成,產品的出廠價已經是原先的2倍了,工廠的整體利潤比病毒爆發(fā)前有了明顯的提升。
好吧,現在不說基本上已經亂成一鍋粥的西塔星,易陽他們?yōu)榱吮荛_被工廠區(qū)內的工人看到飛船進入大氣層,幾乎是在星球的另一面進入的大氣層。
等到飛船的速度降下來,并不會因為和大氣的摩擦發(fā)出明亮的光芒后,才迂回來到執(zhí)行者所在城市附近的海域。
在經過長達30分鐘的全面掃描和計算之后,厄爾庇斯才找到了現在的這個著陸點。
是的,你沒看錯,是厄爾庇斯,這家伙復制了一個分身充當飛船的ai,控制著飛船。
這個著陸點是陸地光學觀測不到,且距離執(zhí)行者城市最近的一個點。
飛船降落在海面后,立刻就檢測到大量的掃描電波,而此時易雪和厄爾庇斯的分身正在進行大量的運算,破解著這些電波信號,讓飛船在電子設備上處于隱形狀態(tài)。
有了西方軍區(qū)之行的經驗,易雪做這個事情可謂是輕車熟路,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
搞定了掃描電波,飛船就沿著海面緩慢航行。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飛船雖然是電子隱身了,可是海水并沒有,快速航行下帶起的水紋會被雷達的掃描電波探查到。
想一下,掃描設備的監(jiān)測圖上,空曠的海面上啥也沒有卻突然出現只有大型船只高速移動時才會出現的水紋,這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來其中有問題了吧?雖然現在西塔星上大量的官員已經離開這個星球,可難保會有什么自動設備還在工作,小心為上總是不會錯的。
按理說易雪能把飛船電子隱身了,處理飛船移動時帶來的水紋應該也不在話下才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