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多磨
競爭西州市副市長的候選人一共有三個。
其中一個是由西州市委推薦的。
不出所料,唐敬文并沒有推薦張俊,而是向省委推薦了另一個縣的縣委書記。
原因很簡單,因為那個縣委書記年紀比張俊大,資格比張俊老。
論資排輩,應該讓別人先進步。
張俊還年輕,以后有的是機會。
這樣的解釋,這樣的原因,讓張俊無語到了極點。
如果他自己不去努力爭取,也許在洛山再待三年五載,也未必有機會升職。
在這個名利場里面,并不是你有能力,你做出了成績,你就能得到升職加薪的機會。
事實上,這樣的事情,在各行各業(yè)都普遍存在。
就像某個笑話說的:患者躺在病床上,小心提醒主刀醫(yī)生說我是靠關系進來的,希望醫(yī)生認真對待這場手術,結果醫(yī)生說巧了,我也是靠關系進來的,我本科學的是土木工程,通過四加四進來的。然后更離譜的是,旁邊的麻醉師、護士,都笑著說是靠關系進來的。
其實患者可能并不知道,在這家醫(yī)院里,就連手術刀、麻醉藥,甚至連地板磚,也是靠關系進來的。
可以說,沒有關系,連一張a4紙都進不了這家醫(yī)院的大門。
還好張俊有人脈,有圈子,有人可以幫到他。
馬紅旗在省委提名了張俊,給了他上升的通道和機會。
張俊對西州市委產(chǎn)生了深深的失望,卻又無可奈何。
唐敬文不會因為這件事情,而向張俊解釋什么。
別說張俊現(xiàn)在還只是縣委書記,便是升任副市長,也還是唐敬文的部下。
唐敬文不需要看張俊的臉色。
張俊也沒有主動詢問,為什么市里不推薦自己。
不過機關里沒有不透風的墻,各種消息早就傳遍了。
張俊還聽說,市長董志武曾經(jīng)提名自己當副市長。
董志武以為,張俊在洛山縣做出了不俗的成績,完全符合組織提拔干部的要求,不拘一格降人才,有能者上,應該提拔張俊,而不應該論資排輩。
但是在市里的常委會上,董志武打不過唐敬文,所以沒有選上。
省里召開書記辦公會后,還要等著召開五人小組會議,以及常委會議,才能決定人事問題。
一個好消息傳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