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場一片壓抑的笑聲,梅老師也忍俊不禁:“哼!吃的東西都長個子上去了!腦子一點也不靈光。”
“媽,你是說我笨嗎?”一旁的蘇寧卻是滿臉的疑問。
“你說呢?”
這段即興的互動被孔導保留了下來,成為劇中一個意外的亮點。
……
在劇組的日子里,蘇寧以其謙遜好學的態(tài)度贏得了所有人的喜愛。
他經常向老演員請教表演技巧,向攝影師學習鏡頭語言,甚至向場記了解劇本標注的規(guī)范。
休息時間,他常常幫著道具組搬東西,或者給服裝組搭把手。
那種不因獲得角色而自傲的態(tài)度,讓他在劇組中人緣極好。
“小蘇,來嘗嘗這個。”制片主任常常把自己帶來的特色小吃分給他。
“謝謝主任?!?/p>
“客氣!回頭殺青了,你可要請我們喝青島啤酒?!?/p>
“放心!這頓青島啤酒請定了?!?/p>
失憶帶來的空白正在被新的經歷和情感一點點填補,雖然過去的記憶依然缺失,但現(xiàn)在的每一天都在變得充實而有意義。
夜幕降臨,當天的拍攝結束。
蘇寧幫著工作人員收拾器材,高大的身影在夕陽下拉得很長。
沒有人知道這個失憶的年輕人的過去,但所有人都相信,他注定要在這個圈子里留下自己的印記。
……
某天,《父母愛情》的室外拍攝現(xiàn)場,場記板上的場次編號已臨近尾聲。
劇組眾人配合愈發(fā)默契,連換景的間隙都透著股高效的從容,直到幾輛商務車停在棚外,打破了這份寧靜。
影視投資人郝金明帶著團隊走進來,身后還跟著《正陽門下》的導演與編劇,手里的筆記本早已翻開,顯然是帶著“取經”的目的而來。
“孔導,您這劇組的氛圍,一看就知道作品差不了!”郝金明快步上前與孔笙握手,語氣里滿是真誠,“我們這次就是來偷師的,您拍年代劇的細膩勁兒,業(yè)內誰不佩服?”
孔導笑著擺手,引著一行人往監(jiān)視器后站:“郝總客氣了,都是團隊磨合出來的,正好趕上拍一場家庭戲,您瞧瞧熱鬧。”
“好?。芬庵?。”
此時鏡頭里,退休的江德福與安杰帶著女兒,剛踏上山東老家的土路,遠處蘇寧飾演的江衛(wèi)民正扛著鋤頭走來。
此時的他穿著洗得發(fā)白的粗布褂子,褲腳沾著泥點,卻難掩挺拔身形,陽光落在他臉上,襯得眉眼間既有下鄉(xiāng)青年的淳樸,又藏著見到家人時的歡呼雀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