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已有親衛(wèi)端來酒水,擺放在二人面前,一名親衛(wèi)拿起酒壺,給二人倒酒,劉邦心情大好,舉起酒杯,敬酒韓信道:“本王得你,如魚入大海,鳥山青天,他日殺出關(guān)中,奪回楚地,本王定會重重賞你?!?/p>
“大王客氣了?!?/p>
韓信笑著舉起酒杯,仰頭喝盡,隨即又道:“大王也不必太過憂慮,臣目測關(guān)中之地,若全力募兵,可得壯士十余萬,加之大王麾下的十萬兵馬,有二十萬之眾,這二十萬兵馬可穿插編制,隨后嚴加訓練,不出數(shù)月,便可上陣殺敵,勇猛無匹。”
韓信說完,劉邦笑著點點頭,韓信又道:“項羽匹夫,喜怒無常,時而專權(quán),不聽勸阻,時而與將士同甘共苦,身先士卒,項羽之舉,乃是婦人之仁,此等人,不敗何待?”
“將軍此言甚善?!眲铧c頭。
“張良燒毀棧道,表面上看,是為了斷大王后路,實際上,他想釋去項羽對大王的顧慮,同時,也可讓章邯認為,無后顧之憂,自此不對大王設(shè)防,而他們卻萬萬不會想到,我軍會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過渭河,傳檄四方,指責項羽暴行,無故徙居義帝,剝奪大王秦王之位,天下必然響應(yīng),大王討伐項羽,事倍功半,無有不成。三秦可定,函谷關(guān)可定,關(guān)東之地,亦可平定了?!表n信說完,仰頭大笑,劉邦略作思索,也覺得韓信所言,切中要害,真乃當世之良言也。
與韓信又交談了一些別的事情,之后,劉邦與韓信緊緊握手,叮囑道:“將軍可盡心準備北上事宜,一切生殺大權(quán),本王全全授予?!?/p>
韓信起身向劉邦施一禮,拱手道:“若大王允諾,臣懇請大王將北上之日,定在八月?!?/p>
“本王允了?!眲畲笮χ鹕?,攜手韓信,一起向壇下行去。
回到軍營,韓信升帳,眾將前來,韓信定出軍規(guī),通行全軍,并讓灌嬰,曹參,盧綰,夏侯嬰四人,分道招兵,并讓酈商,周勃帶兵五千,修筑棧道,樊噲為監(jiān)軍,總督兵馬訓練,并通曉三軍,漢軍將于八月,北上出征。
……
三天前,西楚王宮有快馬送來消息,項莊一行人已過僮縣,再有數(shù)日便可抵達彭城,而此時的彭城以北,楚王宮中,一隊隊士兵身穿紅袍,手握長劍,往來巡邏,一隊隊內(nèi)侍和宮女手拿紅綢,到處張掛,還有大紅燈籠高高掛起,這是項羽的婚期快要到了。
這種歡快的氣氛,一掃往日楚王宮的沉悶,尤其是項羽從關(guān)中歸來之后,脾氣暴躁,喜怒無常,經(jīng)常會因為一些小事,責備下人,甚至杖斃內(nèi)侍,此等事情,屢見不鮮,故此,這幾日準備婚期,才使楚王宮重新恢復了喜氣。
而此時,在西楚王宮的偏殿,項羽高坐再上,面前一杯茶水還梟梟騰冒著熱氣,在他下,范增,虞子期,龍且等一般大將也各自入座,靜靜的看著大殿中,剛剛從關(guān)中趕回的探子。
“自從劉邦入關(guān)以后,棧道被燒絕,他們已經(jīng)沒有退路,我們從西面的崇山之中穿行,半月后才得入漢,對漢王朝的風土民情進行了一番走訪,現(xiàn),他們并沒有在蜀中募兵,只原有的十萬兵馬,分駐險要,又有樊噲等一幫大將南下,對蜀中亂匪進行清剿,直到我們離去之時,并未現(xiàn)異常。”探子單膝跪地,拱手匯報。
大殿內(nèi)依然很靜,所有人都在沉思,就連一向暴躁的項羽,也隱隱嗅出了其中的不尋常,劉邦梟雄野心,難道進了漢中,便會放棄關(guān)中之地了嗎?
而一旁的范增卻已從沉思中轉(zhuǎn)醒,他看著探子,揮揮手,探子退下了,這時,范增看著項羽,嘆道:“大王有沒有感覺到,事情有些不尋常。”
“哪里不尋常,亞父不妨說說。”
“暴風雨前的夜,總是寧靜的,我認為,劉邦不會如此乖乖的留在漢中,唯一能夠解釋的,只有一點,劉邦在等待機會,或者說,他一定有辦法回到關(guān)中,否則,他不會甘心棧道被張良燒毀?!狈对龀谅曊f道,項羽聽后,再一次陷入沉思之中。
就連龍且也聽出了其中的蹊蹺,他起身踱步,在殿中問道:“劉邦與張良一向親密,無話不談,劉邦能夠順利入關(guān),估計很多計策都是出自張良,那么,劉邦入漢之時,張良為何要燒掉劉邦的后路呢?”
“恐怕是張良擔心,劉邦麾下的楚軍會悄悄逃離漢中吧?”虞子期自言一句,卻是項羽已朗然大笑道:“是了,張良燒絕棧道,就是為了斷絕逃兵的退路?!?/p>
“哈哈哈,張良匹夫,難道他不知道,斷了劉邦的退路,就等于把劉邦困在漢中嗎?只需數(shù)萬精兵,謹守要塞,劉邦何能出漢?”項羽自信滿滿的大笑起來,一旁,范增眉頭緊鎖,干咳一聲,提醒道:“大王萬萬不可小覷劉邦?!?/p>
“亞父何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我料想劉邦已經(jīng)無能為了,所以他才會在漢中老老實實治理一方,不敢有半分逾越。”項羽笑聲越加放蕩,一旁,范增不悅道:“大王不可放松警惕,應(yīng)信給章邯,司馬欣和董毅,讓他們嚴防關(guān)中,萬不可給劉邦任何機會?!?/p>
項羽點點頭,“本王會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