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毅的一番話,說的章邯微微點頭,若司馬欣真能說動項羽,自己何不早降?何況,章邯心中很清楚,自己根本不是項羽的對手,如此想著,章邯向帳外大喝:“來人,快去請司馬欣過來?!?/p>
不多時,司馬欣匆匆來到了中軍大帳,他一進大帳,便看到章平和董毅,始成等人都在,他走上前,給章邯施一禮:“見過將軍?!?/p>
章邯笑著擺擺手,示意司馬欣不必多禮。
沉默了片刻,司馬欣拱手道:“將軍如此急著找我來,不知生何事?”
見司馬欣主動問起,章邯笑道:“聽聞,項梁曾落難櫟陽,是你親手放的他?”
“恩,確實,當(dāng)時,我任櫟陽獄掾?!彼抉R欣點點頭,又道:“不過,那次是項莊西進,與皇叔子嬰關(guān)系甚好,由子嬰出面,下令放人,我才放的。”
司馬欣又解釋一句,但章邯并不想知道這些,他只是通過這件事打開與司馬欣的話題,此時章邯略作思索,又問道:“如今形勢危急,我軍進退維谷,若長此耗下去,軍中必然生變,我想請長史大人出使楚國,替我一行,我愿歸降楚軍,不知……”
章邯銳利的目光凝望司馬欣,司馬欣也并不推辭,他心中很清楚,已秦軍此時的境地,不如早早歸降楚軍,來的穩(wěn)妥,想到此,司馬欣拱手道:“愿替將軍一行。”
。。。。。。
司馬欣這次出使楚軍,并沒有帶太多隨從,他也沒有穿著軍鎧,而是一身寬敞大袍,坐一輛軺車,帶著兩個隨從,匆匆離開棘原,向楚軍駐地行去。
大概一天的路程,司馬欣終于來到楚營,大概距離出營有三十里的距離時,便有楚軍的巡哨盯上了司馬欣,在一番盤問后,司馬欣已拜見項伯為由,說服楚軍巡哨,最終,在百余名楚軍的監(jiān)視下,司馬欣的軺車行過山道,來到了楚軍左衛(wèi)營。
左衛(wèi)營校尉征得項伯許可,將司馬欣一行三人放入,這時,項伯也趕到營門前,與司馬欣相遇,兩人彼此見禮,自報姓名后,項伯才知道,這是當(dāng)年營救項梁的恩人,為了表達謝意,項伯命人準(zhǔn)備了豐盛的酒菜。
此時已經(jīng)入夜,酒菜剛剛端上來,項伯和司馬欣兩人分賓主入座,一旁,項猷陪坐在側(cè),短暫的沉默,項伯舉杯笑道:“當(dāng)年,我曾聽兄長提起過司馬大人,若非你仗義出手,恐怕我家兄長早已死在北上修筑長城的路上了?!?/p>
見項伯忽然提起此事,司馬欣拱手笑道:“只是盡些綿薄之力罷了。”
兩人皆笑了起來,司馬欣也舉杯回敬項伯,一旁,項猷插口道:“滴水之恩,當(dāng)涌泉相報,雖然司馬大人不覺得什么,可這件事對我們項家而言,卻是大事?!?/p>
項猷的話,引來司馬欣贊賞的目光,項家果然人才輩出,不僅僅是項羽,項莊梟雄之氣,項猷的對答如流,也讓司馬欣稱贊。
所謂酒過三巡,幾個人的關(guān)系更近了一層,司馬欣見時機成熟,他拿起酒杯,略顯無奈的笑道:“秦楚之戰(zhàn),已經(jīng)持續(xù)多年,雙方死傷,皆不可勝數(shù),如今秦軍被困棘原,已無心再戰(zhàn),若楚軍肯退一步,秦軍愿全軍歸降,不知貴軍可愿納降?”
司馬欣終于說出來意,項伯不由爽然大笑,他也舉起酒杯,笑道:“這件事,還得我家上將軍做主,恐怕要讓司馬大人失望了……”
“不不不,這件事項伯兄務(wù)必幫忙,如果兩國繼續(xù)交戰(zhàn)下去,冬天將至,雙方的死傷會更慘重,而且,秦軍雖然已成困獸之斗,但秦軍尚有二十萬大軍,恐怕不是楚軍一時間便可擊潰的,況且,我曾聽聞,懷王曾有言在先,先入關(guān)中者,可為秦王,難道貴軍真的只愿耗在河北,不入關(guān)中嗎?”
說到這,司馬欣頓住了話頭,他見項伯低頭沉思不語,便繼續(xù)說道:“若項羽舍棄我軍而直入關(guān)中,章邯必然襲其后而固守滎陽,那時,楚軍前有伏兵,后由追兵,何以入關(guān)?”
司馬欣最后的一句話一徹底說動項伯,如果不能納降章邯,楚軍便不能全力西進,若被劉邦捷足先登,占住關(guān)中,的確是一大損失,想到此,項伯點頭應(yīng)道:“司馬大人今日不妨安心飲酒,明日,我陪司馬大人一同前往中軍,勸說項羽,如何?”
“有項伯兄相助,此事必成,我愿敬項伯兄一杯?!彼抉R欣大喜,舉杯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