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驪山工地,扶蘇一行人踏上了返回咸陽的道路,這次,扶蘇身旁,多了兩名親隨,一人是項莊,一人是項莊的家仆項聲,兩人皆武功了得,扶蘇心中喜不自勝。
此時,眾人已行到驪山腳下,那一座座窯爐,讓項莊想起了后世的兵馬俑,數(shù)萬個生龍活虎的兵馬俑,猶如地府中的兵將,存留兩千多年,依然栩栩如生,帶著好奇,項莊來到窯爐旁,此時,正好起爐不久,陶俑被幾個匠人緩緩抬出,項莊凝視片刻,不禁輕嘆,這些陶俑,需耗費多少人力物力,據(jù)說,每個陶俑都有一把兵器在手,這真是浪費啊,這些兵器要給自己,此時,楚國可提前復(fù)興。
項莊沉思片刻,不禁自嘲的笑了,把思路拉回來,看向不遠(yuǎn)處正在看著自己的扶蘇等人,項莊趕忙翻身上馬,笑道:“這些兵俑好特別?!?/p>
扶蘇無奈回道:“這些兵傭,是用來陪葬的?!?/p>
項莊假作吃驚,嘆道:“如果用兵傭陪葬,我想地宮之內(nèi),一定會很氣派?!?/p>
扶蘇不想繼續(xù)談?wù)撓氯?,只得岔開話題,用馬鞭指向前方,笑道:“我們還是繼續(xù)趕路吧,咸陽離這里還有一段距離,若不盡早上路,恐怕要下午才能抵達(dá)。”
項莊點頭,眾人馭馬,向咸陽行去,這時,扶蘇想起自己的招賢館,不由笑道:“我這次急于回咸陽,主要有兩件大事,邯多方顧慮,始終不肯放開手腳,始皇帝對此極為不滿,多次訓(xùn)斥趙高,趙高也極為懊惱,也許,這件事自己操之過急,亦或者對章邯抱有的希望太大了,他必須找一個能夠平穩(wěn)處理此事的人,由此,趙高的目光鎖定在了李斯身上。
但這件事,暫時不能再朝堂上提起,趙高此時,只想等始皇帝退朝,然后去探探李斯口風(fēng),而且,今天扶蘇回京,自己有一個大禮將要獻(xiàn)給扶蘇,想必此時,應(yīng)該會有震驚朝野的消息傳回來了,只要扶蘇一死,在這個朝廷內(nèi),趙高將無所顧慮。
可就在趙高陷入無邊的沉思之時,殿門外,響起了侍臣的呼喝聲:“公子扶蘇,皇叔子嬰,待選博士叔孫通殿外后見……”
趙高心中一緊,扶蘇居然沒有死,但趙高的驚訝只是一瞬間,他很快調(diào)整好心態(tài),扭頭看向始皇帝,始皇帝微微點頭,趙高朗聲喝喊:“宣扶蘇,贏子嬰,叔孫通進(jìn)殿?!?/p>
不久,三人大步走入咸陽宮,來到大殿中央,依次行禮,這時,始皇帝朗聲大笑:“眾卿平身吧?!?/p>
扶蘇起身,拱手拜道:“兒臣有一事稟明,望父皇替兒臣做主?!?/p>
始皇帝見扶蘇表情嚴(yán)肅,心中略顯疑惑,本想退朝,此時既然扶蘇歸來,便朗笑道:“皇兒有何事?說來聽聽?!?/p>
“兒臣在內(nèi)史轄內(nèi),遇到百名黑衣人刺殺,索性有皇叔和蘇角等人救護(hù),才得保命,但此事生在咸陽附近,兒臣心中憂慮,我大秦何以至此,請父皇嚴(yán)查此事!”扶蘇拱手再拜,這時,始皇帝臉色鐵青,他怒視朝中眾人,嚇得眾人惶惶跪下:“陛下息怒?!?/p>
短暫的沉默,始皇帝朗聲令道:“丞相王綰,內(nèi)史賈宏,廷尉李斯,咸陽令閻樂,朕不管你們用什么辦法,十天內(nèi),朕要見到真相,你們聽懂了嗎?”
“臣等一定全力緝捕!”眾人慌忙行禮,不久,趙高冷然一笑,看著朝中眾人,高聲喝喊:“陛下有旨,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