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賜的話,句句說在要害處,陳勝此時已感覺后背被汗水打shi,他的目光緊緊的凝視著手中的茶杯,誰也不知道,他此時在想著什么。
孔鮒心中暗叫不好,蔡賜的話,句句從實際出,每一個觀點都是已張楚國的未來論證事實,想要駁斥他,恐怕很難,可自己昨夜已經(jīng)答應項聲,會盡量幫項家爭取北上的機會,其實,孔鮒知道,項家完全可以不理會張楚國,只要他們不承認陳勝的張楚政權,陳勝便沒有能力制約項家。
但項家起事之初,便已布告四方,響應陳勝號召,此時若公然毀約,必然會失了眾望,失了民心,所以他們才會極力得到陳勝的允許,正大光明北上,這樣,也可以避免與張楚軍不和,四方樹敵。
更重要,項家軍想要北上,進入九江,必然會與張楚軍遭遇,那里,有鄧宗的兵馬駐守,一旦兩軍開戰(zhàn),不管勝負如何,損失都不會太小,所以,避免內(nèi)戰(zhàn),討伐秦國才是最重要的,想到此,孔鮒起身說道:“大王,如今的秦國,并沒有我們想的那樣脆弱,我曾聽聞,秦國至今沒有出兵,與趙高弄權,胡亥荒yin有關,聽說,胡亥每天都沉浸在后宮之中,直到此時,他都不曾聽說義軍崛起的事情,所以秦國才沒有大規(guī)模出兵東進?!?/p>
孔鮒說到這,頓了一下,看了看陳勝,見他還在聽,便繼續(xù)說道:“可一旦我軍踏破秦關,殺入關中,觸及秦軍底線,必然會引來一場大戰(zhàn),不管勝負如何,我軍都會傷筋動骨,損兵折將,于軍不利,所以,若大王聯(lián)合江東楚軍,一同西進,那時,聲威浩大,天下震動,秦國可破,大王稱帝也不是難事,還請大王認真考慮此事!”
蔡賜在旁早已怒視孔鮒,見他故意歪曲事實,替項家說話,心中大恨,如果不出自己的預料,孔鮒一定與項家有著某種聯(lián)系亦或者收了項家的好處才會如此賣力。
想到此,蔡賜冷哼一聲,向陳勝拱拱手,說道:“大王,孔鮒之言,不可信,若項家軍過江,大王危矣!”
“也許,項家軍會成為張楚軍西進的主力呢?”孔鮒略顯著急,起身駁斥道。
此時的陳勝已勃然大怒,兩人的爭吵,完全打亂了陳勝的思路,到底該不該答應,陳勝略顯猶豫,但是他似乎從蔡賜的言語中聽出了端倪,孔鮒為何會極力袒護項家軍?
想通這一點,陳勝略顯不耐煩的擺擺手,令道:“孔鮒,你先退下吧?!?/p>
陳勝這個舉動,預示著他將聽從蔡賜的意見,孔鮒無奈輕嘆,自己已經(jīng)盡力了,陳勝能否答應項家北上,只能聽天由命了,想到此,孔鮒拱拱手:“老臣告退?!?/p>
伴隨著沉重的腳步聲,孔鮒向殿外走去,“轟隆”一聲,殿門再次被關上,陳勝凝視眼前的蔡賜,問道:“說說吧,寡人到底該不該答應項家的請求?”
見陳勝還在猶豫,蔡賜輕嘆一聲,無奈道:“大王,此事不需考慮,必須拒絕,引虎入室,必會受其傷害,而我們張楚軍此時,雖然人數(shù)眾多,但實力上,遠遠比不上江東軍精銳,我認為,沒必要給自己添麻煩,這叫拒虎千里?!?/p>
“拒虎千里?”陳勝反復念了幾句,他看著蔡賜堅毅的眼神,陳勝輕嘆一聲,他真的很想借助項家的勢力,推翻秦國,但蔡賜的意見,也不無道理,引虎入室,自己有十足的把握掌控他們嗎?
想到此,陳勝擺擺手:“你也退下吧。”
“大王,臣告退?!辈藤n拱拱手,起身離去了。
此時大殿內(nèi)寂靜無聲,一名內(nèi)侍走進來,給陳勝換了一杯新的茶水之后匆匆離去了,看著桌上還在冒著熱氣的茶水,陳勝自嘲的笑了笑。
吳廣的兵敗讓自己沖昏了頭腦,也許是太過于著急了,才會想要引江東之兵西進,可仔細想來,就像蔡賜所言,引虎入室,項家軍一旦東進,在山東占住腳,全力支持楚裔,支持楚國王室,自己又能如何?那時,民心盡失,自己掌控不了,到頭來反會埋下禍根,得不償失。
而蔡賜昨天的計策,周文西進,就像一把利劍,直刺函谷關,殺入秦國腹地,這才是上策,才是求生之道,比項家北上更靠譜。
漸漸的,陳勝心中暗暗打定主意,絕不允許項家越過長江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