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殺趙高之后,贏子嬰命兒子贏鐵和贏亮分掌兵權(quán),調(diào)撥北軍士兵三千人,已雷霆手段收押了趙成,閻樂,行康盛,舜英范,功文昌,勵和同,初和碩,包明知等百余名爪牙,肅清朝野,又在下午,于咸陽宮召集百官,商討退敵之策。
楚軍入關(guān),秦國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贏子嬰雖然殺了趙高,收其黨羽,但如何才能守住秦國僅有的關(guān)中之地,才是關(guān)鍵。
此時,大殿內(nèi),韓談朗讀詔書:“沙丘矯詔,李斯,趙高之詭謀也,長公子扶蘇,無辜受冤,李斯雖死,趙高獨存,今已被我王誅殺……今特下此詔,凡肯脫離趙高者,免過去一切罪責(zé),當用心輔佐我王,清退楚軍,復(fù)我大秦……”
韓談讀完詔書,大殿內(nèi)響起百官的山呼聲:“大王英明,愿我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此時的贏子嬰已不再稱皇,已王位君臨天下,百官俯稱臣,大殿內(nèi)一股肅殺之氣,詭異的安靜,沒有人敢出一聲。
可以說,趙高獨攬大權(quán),又有胡亥的支持,在朝中勢焰滔天,排除異己,冤殺大臣數(shù)不勝數(shù),就連贏子嬰也不得不裝瘋賣傻,隱藏鋒芒,今天終于被推翻,贏子嬰心中莫名的高興,他此時目光犀利,在大殿中巡視一圈,這才嘆道:“如今楚人入關(guān),秦國岌岌可危,眾卿可有退敵之計?”
大殿內(nèi)無一人回答,不久,兒子贏鐵走出朝班,拱手道:“父王,兒臣愿率軍迎擊楚軍?!?/p>
“楚軍士氣方強,不易硬戰(zhàn),可徐徐退之?!币幻心甏蟪甲叱龀?,贏子嬰凝神看去,他并不認識此人,乃問道:“卿是何人?”
“臣是御史左侍郎,董云?!?/p>
贏子嬰點點頭,又道:“卿說的徐徐退之,是何計策,說來聽聽?!?/p>
“我大秦如今南北受敵,自從章邯歸降楚軍后,項羽士氣正盛,向西進,而南面,劉邦奪下宛城,又在數(shù)日內(nèi)攻克武關(guān),直入關(guān)中,這兩路兵馬我軍都無法正面迎擊,若大王想要退敵,先就要依關(guān)固守,扼守險要,待大雪飄落,楚軍自然退去,而后,大王可休內(nèi)政,富民力,征兵御敵,才能清退楚軍,再圖光復(fù)關(guān)東之地不遲……”
董云的話正說在要害上,子嬰略作思索,點了點頭,嘆道:“卿言甚是?!?/p>
贏子嬰又看了看兒子贏鐵,這個兒子雖然勇氣可嘉,但眼下,秦國還不是正面迎戰(zhàn)楚軍之時,否則,一旦兵敗,關(guān)中真的守不住了。
此時,贏子嬰目光在大帳中掃了一圈,他忽然現(xiàn),曾經(jīng)跟隨自己百戰(zhàn)疆場的勇將耿法始終注視著自己,那是一種期待的目光。
短暫的思索,贏子嬰令道:“耿法,寡人命你為大將,撥兵五萬,增援峣關(guān),你可愿意?”
“末將愿意為大王效死?!?/p>
“好,寡人再命贏鐵為副將,與你同去,切記,不可力敵,一定要依險固守,才是王道。”
“末將遵命!”
“兒臣領(lǐng)命?!壁A鐵也走出,在耿法身旁拱手領(lǐng)命。
。。。。。。
行有數(shù)日后,楚軍終于抵達了峣關(guān),由于峣關(guān)山高路險,楚軍又連日行軍,疲乏不堪,再加物資運送艱難,使得楚軍短時間內(nèi)不得攻城,只得在峣關(guān)對面山中遍扎營寨,居高眺望峣關(guān)。
這幾日,劉邦經(jīng)常會帶幾個心腹愛將來到山中,在山林密布的斷崖間眺望峣關(guān),雖然峣關(guān)還很遠,在劉邦眼中只是一個小土城,但峣關(guān)之上,往來巡邏的秦軍卻不少,依稀可以看到,秦軍已重兵駐守峣關(guān),是要扼守楚軍進入關(guān)中。
而對于劉邦來說,突破峣關(guān),兵進藍田,咸陽指日可破,這是決定秦國生死的一戰(zhàn),也是改變劉邦命運的一戰(zhàn),故此,劉邦對這一戰(zhàn)極為看重。
心中的激動難以平復(fù),行軍多年,百戰(zhàn)疆場才有今日,看著遠處的峣關(guān),劉邦沉聲嘆道:“眾位,峣關(guān)就在眼前,你們可有何對策,助我奪此關(guān)隘?”
樊噲見劉邦為此而苦惱,不由朗笑道:“主公何必如此,給我兩萬人,我定然奪下此關(guān)?!?/p>
“不可不可,峣關(guān)險要,不可力敵?!睆埩荚谂該u頭嘆道。
停了片刻,張良又道:“如果主公想要智取此關(guān),我有一策?!?/p>
“哦?說來聽聽。”劉邦來了興致,回頭看向張良,張良此時走到劉邦身旁,指著環(huán)環(huán)大山道:“主公可在山中便插旌旗,以為疑兵,隨后派一智士,入關(guān)勸說秦將獻關(guān),峣關(guān)可定?!?/p>
一旁,樊噲冷笑道:“峣關(guān)乃關(guān)中最后一道屏障,豈是一智士,便可說通的?此計定然不可?!?/p>
“是啊,若智士可奪城,何必要我們這些武夫?”灌嬰在旁添油加醋。
就在眾人紛紛抨擊張良,抵觸張良的時候,劉邦卻朗然大笑道:“子房既然如此說,定有他的道理,你們不可胡亂猜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