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張耳陳余請命北上,向趙地進軍之后,陳勝為了防止二人圖謀不軌,命武臣為大將,邵騷為護軍,張耳陳余為左右校尉,率兵三千,向趙地進。
浩浩蕩蕩的張楚軍從白馬津渡河,向北行去,沿途無論郡縣,還是鄉(xiāng)村,武臣一縷命張耳休書張榜,曉諭百姓,秦法殘暴,苛捐雜稅,年年征收徭役,戍兵邊關(guān),已到了人人憤慨,張楚王陳勝,調(diào)兵北上,解救百姓,推翻暴秦,光復(fù)舊業(yè)等等。
一時間,安陽,鄴,武安等地紛紛響應(yīng),投誠武臣,武臣又沿途糾集豪士,招兵買馬,四處收購兵器,并且大開各城府庫,分武器和糧食給百姓,此時的軍隊已從最初的三千人暴漲到兩萬余人,聲勢浩大,邯鄲郡動蕩。
但還是有部分縣城固城死守,不肯投降武臣,尤其以邯鄲郡郡治邯鄲縣為,這里曾是趙國故都,邯鄲城,而且,周圍還有很多城池招募民團,上城布防,嚴防武臣偷襲,累的武臣只得屯軍在漳河一線,與邯鄲僵持。
此時武臣大營內(nèi),北門大開,百余名斥候四處奔波,向不同的方向奔去,這是在刺探邯鄲虛實,俘獲一些邯鄲城灑出的探子和百姓,了解邯鄲近況。
大帳里,武臣更是焦慮不安,邯鄲郡已有半數(shù)歸降,但邯鄲縣不肯投降,還是有很多縣城難以攻克,這會影響自己收復(fù)趙地的度和期限,一旁,邵騷,張耳,陳余,韓廣,李良等一班謀臣武將依次就坐,就如何攻克邯鄲進行商討。
此時帳內(nèi)極為安靜,所有人都在沉思對策,武臣來回踱步,片刻之后,也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如果實在不行,武臣決定,強攻邯鄲城。
雖然眼下,自己擁有兩萬余兵馬,但自己在邯鄲郡此時,還根基不穩(wěn),如果強攻邯鄲,勝了,可以在邯鄲縣養(yǎng)精蓄銳,可一旦敗了,再想立足邯鄲郡,難度會很大,有可能會被秦軍趕回黃河以南。
這也正是武臣遲遲不愿強攻邯鄲縣的原因所在,就在武臣長吁短嘆,苦思對策的時候,李良慨然起身,怒道:“如果大將軍給我一萬兵馬,我愿強攻邯鄲城,不拿此城,誓不回軍!”
李良的話激起了眾人的斗志,一旁,張魘也起身附和道:“我愿為副,強攻邯鄲城!”
眾人紛紛起身,“請將軍下令!”
武臣見眾人都有強攻邯鄲的打算,心中的決心已定,乃起身怒道:“好,不攻克邯鄲,誓不罷兵!”
”愿為將軍效勞!”眾人紛紛響應(yīng),卻在這時,一人起身高喝:“慢!”
所有人的目光向此人看去,此人乃是張耳,此時他已輕掠胡須,嘆道:“若強攻邯鄲,即使勝了,將軍還有能力繼續(xù)北上嗎?”
“這……”武臣略顯猶豫,這時,張耳繼續(xù)問道:“即使將軍有能力北上,我們還有多少兵馬可以駐守邯鄲?難道上黨,河內(nèi),河?xùn)|三郡的兵馬不會趁機奪回邯鄲嗎?如果將軍肯聽我一言,不出半年,邯鄲可破!”
“哦?請先生為我設(shè)謀!”武臣見張耳有辦法,不由笑著走過去,拱手請教,張耳很滿意武臣的態(tài)度,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想到此,張耳先向武臣拱拱手,表示還禮,這才來到地圖前,指著地圖道:“將軍若肯聽我之言,不妨先向北進,一是收復(fù)趙地,凝聚實力,二是靜觀其變,伺機再回軍邯鄲,不管如何,都要比將軍此時強攻邯鄲有利?!?/p>
帳內(nèi)變得鴉雀無聲,很多人已默默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只有武臣還在低頭沉思,如果此時強攻邯鄲,損失遠遠要大于自己能夠得到的,但如果繼續(xù)北上,依照自己此時的實力,應(yīng)該可以占有一席之地,如果他日自己根基已穩(wěn),趙地多數(shù)乞降自己,何愁拿不下小小的邯鄲城?
如此想著,武臣慨然說道:“邯鄲城固城死守,防御甚嚴,眼下不易撼動,不若聽從張耳之言,轉(zhuǎn)戰(zhàn)東北,尚有一絲轉(zhuǎn)機,他日也可回軍邯鄲,一股蕩平趙地?!?/p>
說到此,武臣凝視眾人,毅然令道:“眾將聽令,集結(jié)部隊,半個時辰后,向北進軍!”
。。。。。。
范陽位于廣陽郡境內(nèi)南面,是巨鹿郡北上的要路之一,擁有守軍千余人,廣陽郡的郡治位于涿縣,因此,廣陽郡的主力防御,并不在范陽一帶。
但武臣北上已鬧得各縣人心惶惶,很多縣城已開始動亂,亂民利用家中的農(nóng)具亦或者戰(zhàn)國時留下的舊兵器,紛紛響應(yīng)張楚國號召,殺官吏,奪縣城,迎接武臣北上。
而且,僅僅半月時間,武臣的兵力暴漲,已多達四萬余人,規(guī)模空前宏大,這也使得,范陽縣縣令徐公如坐針氈,整日里郁悶煩躁。
可偏偏派出去的探子回報,武臣攻下易縣后,遵從亂民意見,將易縣縣令巧嘉祥和縣丞召天干焚燒致死,其手段極其殘忍,這也同樣使得原本有心歸降張楚軍的徐公心生退意,不得不固城死守。
縣尉酆俊優(yōu)此時已去募集百姓,準備上城防守了,但徐公卻心中煩悶,始終不愿走出府衙,如果范陽失守,不僅自己性命難保,就連自己的一家老小,也難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