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昭寧回到了自己的住處。
翌日,上班后,江昭寧處理了一上午的公文。
桌上的臺歷被風吹起一角,露出今天日期——該去公安局了。
他決定下午到公安局去一趟,見見那些中層干部,聽聽交巡警大隊組建推進匯報。
午后的陽光斜斜打在東山縣委大院的老樟樹上,投下斑駁細碎的光影。
江昭寧站在辦公室窗前,目光看似落在院中肅穆的花草上,思緒卻早已飄遠。
昨天晚上走訪乍一看,是有些新氣象。
“東山已悄悄在變”——他自己腦補的評價。
不過,這還只是表象。
一個積疴日久的地方,沉在底下的東西,遠非一次暗察能輕易觸動。
關鍵部門、關鍵崗位、關鍵人群的態(tài)度和執(zhí)行力,才是破局的密碼。
他整理了一下白襯衣的領口,拿起那份關于交巡警大隊籌備進度的簡報材料。
“小李,去公安局。”坐進車里,他對司機吩咐道。
車子平穩(wěn)駛出縣委大院,匯入并不算繁忙的縣城主街。
窗外景物流轉(zhuǎn),江昭寧的眼神卻愈發(fā)沉靜。
公安局,這個機構(gòu)在他心中分量頗重。
它編制龐大,數(shù)百號警力,職能橫跨刑偵、治安、交管、禁毒、網(wǎng)安、內(nèi)保、看押……
權(quán)力觸角伸展到社會末梢神經(jīng)的每一個角落。
更重要的是,他們手中握有法律賦予的強制權(quán)力——立案、抓人、拘留、審訊。
在縣這一級,它就是國家暴力機器最直觀的體現(xiàn),威權(quán)所系。
正因如此,縣公安局不僅常是全縣行政編制最龐大的“巨無霸”,更隱隱是地方上最“?!钡膯挝恢?。
局長按照慣例都掛副縣長頭銜,是正兒八經(jīng)的副處級。
但在實際運作中,這位掛著副縣長名頭的局長,其影響力往往溢出一般副縣長的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