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月到那些攤位前,這次來的目的主要就是看這兒的市面上都有些什么商品,人們更需要什么,自己能拿得出什么。
林昭月在一個西域人的攤位前停下,攤上擺滿了琳瑯滿目的餐具,筷子、刀子,甚至還有叉子,銀白的器具上還鑲了各式各樣的寶石,一看受眾群體就不是自己,尋常人家買這玩意兒回去都派不上啥用處。
再看看一旁達(dá)旦人都攤位,買的是道具,一把把小巧精致的圓月彎刀裝在皮革縫制的小袋里,如果自己是個小孩子加上有錢的話保不齊還想買一把回去,可自己沒錢,受眾群體還是不是自己。
逛了一圈下來林昭月總結(jié)了一下。
外地的商人賣的大多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或當(dāng)?shù)靥厣〕院唾I來當(dāng)擺設(shè)的小物件,本地人賣的更多的就是本地的布匹、藥材、或者胭脂水粉。
妥妥一商業(yè)街,只是目前對百姓來說還是比較新鮮的。
林昭月賣東西的想法是一直有的,至于賣什么嘛,需要回去好好規(guī)劃一下,畢竟目前自己沒有太多的試錯成本。
逛完了回去的路上林昭月眼睛突然聞到一股奶香,循著香味走過去看見一個賣糕點的攤子。
雪白方正的糕點只剩幾塊擺在盤里。
這味道聞著這么香不知道吃起來是什么味兒,李嬸兒肯定沒吃過,給她帶點回去。
林昭月走到攤前詢問:“老板,你這糕點怎么賣的。
”“姑娘最后幾塊了,你誠心買么我誠心賣,給三十文錢就行了。
”老板帶著一口極具民族特色的口音說道。
“三十文?”林昭月吃驚道。
盡管自己已經(jīng)做好了心理準(zhǔn)備,但還是被嚇了一跳,這都夠自己住三晚上旅舍了。
“老板,便宜點,好吃的話我下次還來。
林昭月嘗試講價。
“我這都不賺你錢咯姑娘,成本價。
”“老板你就別哄我了,我剛剛在另一家,人家才這個數(shù)。
”林昭月將聲音壓低,神秘地伸出個二的手勢。
老板明顯不聽林昭月忽悠。
“姑娘你么別騙我了,這就我一家賣奶糕的,其他家么做不出來,我這是祖?zhèn)髅胤健?/p>
”林昭月的表情尷尬地僵在臉上:“那我們各退一步,25文行不。
”林昭月已經(jīng)做了很大的讓步,再不能多給一文錢了。
“成交。
”誰知道剛才還一臉猶豫糾結(jié)不樂意的賣的老板竟然一口答應(yīng)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