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陳默又派人給李富傳了一個消息:說有人愿意幫他擺平這件事,但需要他提供一些好處。
李富以為遇到了救星,立即與這個「中間人」見面。在見面時,李富詳細承認了自己散布謠言的行為,并且表示愿意出錢擺平這件事。
但李富不知道的是,這個「中間人」其實是陳默安排的人,他們的談話被完整地記錄了下來。
有了這個證據(jù),陳默立即向林正源匯報。林正源決定立即傳喚李富到縣衙問話。
公堂之上,面對確鑿的證據(jù),李富再也無法抵賴。他承認了自己散布謠言的行為,并且解釋說這是因為嫉妒錢富貴等人追回了損失。
林正源嚴厲地批評了李富的行為:「商場競爭本是正常的,但你用這種卑劣的手段中傷同行,不僅違法,也有損商人的整t形象。」
最終,林正源判決李富公開道歉,并且罰銀一百兩,用於補償受害商人的名譽損失。
李富的案子處理完後,造謠的風(fēng)波很快就平息了。錢富貴等人的聲譽得到了維護,整個詐騙案的正面效果也得到了保護。
但這個小cha曲讓陳默意識到,辦案不僅僅是抓住罪犯那麼簡單,還要考慮案件的後續(xù)影響,以及如何維護正義的聲譽。
幾天後,陳默收到了一個意外的消息:蘇州府來信,說他們根據(jù)江y縣提供的線索,又破獲了一個類似的詐騙案,抓獲了十幾個犯罪分子。
這個消息讓陳默很高興,說明他們制定的方案確實有效,正在發(fā)揮作用。
林正源也很滿意:「看來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這個方案不僅幫助了江y縣,也幫助了其他地方。」
陳默謙虛地說道:「這都是大人英明決斷的結(jié)果。在下只是做了一些具t的工作?!?/p>
但陳默心中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江y縣作為商業(yè)重鎮(zhèn),各種復(fù)雜的案件還會層出不窮。他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不斷學(xué)習(xí)和進步,才能更好地輔佐林正源處理各種問題。
正如父親生前常說的那句話:「師爺如硯臺,默默承墨,助主官書寫政績青天。」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和挑戰(zhàn),他都要堅持這個原則,盡心盡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這個詐騙案的成功偵破,不僅為受害商人追回了損失,也為江y縣贏得了聲譽,更重要的是,它建立了一套有效的防范和打擊商業(yè)犯罪的機制。這個機制不僅在江y縣發(fā)揮作用,也開始在整個江南道推廣,為維護商業(yè)秩序做出了重要貢獻。
而陳默,作為這個案件的主要策劃者和執(zhí)行者,雖然沒有得到公開的表彰,但他的能力和品格得到了林正源和上級官員的認可。這為他今後的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
但陳默從來不為此驕傲,他知道,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面。江y縣的各種問題還有很多,他必須繼續(xù)努力,才能不辜負林正源的信任,也不辜負父親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