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凝玉翻動著,書頁間依稀能瞥見幾處孩童留下的稚嫩筆跡。
可如今,這些書早已紙頁泛黃,不知是在哪一日,那個男孩悄悄收起了童年該有的好奇,連帶著七情六欲一同封藏,任憑這些曾被珍視的物件在角落里蒙塵生灰,再無人問津。
謝凌再也沒有碰過。
而其他的書上,多多少少還有留下謝凌在不同年齡段所留下的注解。
可以說,謝凌的童年幾乎都在這間沉悶的書房里了。
阮凝玉有點不敢看下去了。
那個孩子,日子該有多么的苦悶壓抑?
雙親不在身邊,從小到大便感受不到親情。
阮凝玉終于知道,謝凌為什么會變成這樣不討喜,沉默又無聊的性子了。因為他便是這樣度過來的,他的情緒似乎永遠缺席。
像他這樣的人,與他相處只會覺得日子極其平淡,沒有趣味。
謝凌從小就接受著嚴(yán)格的教育,若是與他成婚,他也只會是個無聊的丈夫,只能與他安穩(wěn)度過,他不善表達,你也別想著婚后還有什么激情。
就連前世的時候,她直到死前,都沒有發(fā)現(xiàn)謝大人竟然喜歡自己這個皇后。
而日后成為首席大學(xué)士的謝凌,便變得更加古板,不僅考查百官,若有失職行為,輕則降級,重則罷黜,永不錄用。就連他的學(xué)生做錯事,亦絕不姑息,讓官兵上門捉人,秋后處決,不曾顧念師生情面。
正是他這些一個一個不近人情的手段,才徹底整肅了渾濁的官場風(fēng)氣。
即便他日后善待那位學(xué)生的父母和孩子,卻因為他的執(zhí)法如山,后世也一直被人戳著脊梁骨痛罵。
阮凝玉眼里莫名有了點霧氣。
她繼續(xù)去觸摸著博古架上的書,忽然,角落里一個眼熟的藍色香囊便吸引住了她的注意力。
這是……
阮凝玉伸手將它取了下來。
這顏色,這繡樣……
這不是她在護國寺給沈景鈺求來的那枚藍色香囊嗎?
阮凝玉腦袋空白。
這香囊,怎么會在謝凌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