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咱們跟米蘭打的那場米蘭德比,驚動了整個足壇,球迷們在看完比賽后,一致認為,米蘭德比的勝負手就是你們兩個,再加上媒體有意的吹捧,不少球迷都覺得你們兩個是足壇下一代的領軍者,于是便被冠上了絕代雙驕的稱呼!”
林風聽到隊友的解釋后,這才了然。
原來是有媒體在造勢!
這讓他想起了后世梅西和c羅離開歐洲足壇,遠赴美國和沙特聯賽淘金時,歐洲媒體為了填補兩人離開后的空缺,急忙推出姆巴佩和哈蘭德出來造勢,似乎想把他們營造成新的絕代雙驕。
說實話,這兩人的實力距離梅羅二人還有不小的差距,在梅羅二人長達十幾年高光表現的襯托之下,這兩名年輕球員的絕代雙驕稱呼,就顯得有些名不副實了。
但國際足聯和媒體們需要有超級巨星出來頂替梅羅二人逐漸淡出后的空缺,否則的話,足壇缺少領軍人物,對于足球運動的推廣、商業(yè)價值以及對普通人的吸引力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就比如北美的nba,喬丹之后是科比,而聯盟在科比正處于自己巔峰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給小皇帝詹姆斯造勢了。
顯然,nba官方很清楚,必須要靠頂級球星來擴大nba的影響力和市場,從而獲得更多的轉播收入和商業(yè)贊助。
國際足聯其實也有這個意識,雖然極力在向平民推廣足球這項運動,但想要讓普通民眾愛上足球,就必須要依靠大牌球星的帶動。
之前是外星人羅納爾多、萬人迷貝克漢姆和齊達內這些人扛大旗,但這些人已經老了,開始淡出足壇了,足壇必須要重新物色新的扛旗人選。
本來小羅是很適合的,但小羅的氣質形象不是很好,加上現在有墮落的跡象,萬一國際足聯下大力氣去捧他,最后媒體爆出一大堆關于他的負面新聞的話,那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這個時候,外形氣質俱佳,且實力不俗的卡卡和林風,就入了他們的法眼了。
一開始國際足聯和廣大媒體的焦點都放在卡卡的身上,這個巴西人不僅球技好,而且長相陽光帥氣,笑容溫暖治愈,再加上還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幾乎沒有什么負面新聞,這跟以往巴西球員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樣的人,簡直就是國際足聯夢寐以求的完美人選,所以很快就確定了卡卡作為重點考察對象,只要他能在聯賽、歐冠或者世界杯上拿到進一步的榮譽,對卡卡的吹捧造勢就會全面展開。
但在對卡卡的重點關注過程中,林風很快又闖入了他們的視線。
一開始的時候他們沒有太在意,畢竟對方實在太年輕了。
但很快,他們就發(fā)現,這家伙好像有點強。
這么年輕就能在國米打上主力,甚至能擠走貝隆,搶走被國米重點培養(yǎng)的斯坦科維奇的位置,成為國米的主力前腰,感覺有點東西!
再對林風的背景調查一番之后,發(fā)現對方居然是來自中國這個足球荒漠的,這讓林風在國際足聯心中的份量一下子上升了一大截。
國際足聯宣傳球星,不就是為了開拓市場,推廣足球運動嗎?
那還有什么辦法能比直接從足球發(fā)展落后地區(qū)選個球星出來的效果更好?
德羅巴和薩拉赫這兩人對非洲足球的帶動效果,恐怕比梅西和c羅更大吧?
要是把林風樹立成足壇的領軍人物,都不敢想會對亞洲尤其是東亞足壇產生多么巨大的轟動效果。
而且林風也跟卡卡一樣,都是實力強,外形氣質好,幾乎沒有負面新聞的自律好球員。
這樣的球員拿來樹立成典型,不僅可以用來推廣足球運動,還能給其他職業(yè)球員尤其是年輕球員樹立一個榜樣,帶動他們向這兩人學習。
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在這場米蘭德比后,媒體才開始有了絕代雙驕這種說法。
此時的梅西和c羅都還只是剛剛嶄露頭角,都不是自己球隊的當家球星,他們要等到明年的金球獎,兩人在卡卡之后分別拿到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時候,才會引起更廣泛的關注,然后才被人冠以絕代雙驕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