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現(xiàn)如今的平壤城卻顯得格外安靜,全然沒有往日的繁華。
雖然高句麗成功復國,但還有太多的事情都無法預(yù)料。
對于百姓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
原本高句麗國力蒸蒸日上,卻惹來大隋的進攻,現(xiàn)在他們好不容易才過上安穩(wěn)生活,高句麗又重新立國了。
在這種情況下,百姓只會心生忐忑,他們無法確定,大隋是否會卷土重來。
若是再發(fā)生一次大戰(zhàn),深受其害的也只是百姓,這是令人絕望的結(jié)局。
而此刻,在王宮之中。
高句麗新的朝廷聚集于此。
一道年輕的身影,正坐在王座之上,看他的樣貌與前任高句麗王有些相似。
而他,正是高元的親兄弟高建武。
高句麗覆滅時,高建武并不在城中,而后隱匿行蹤,成功躲過楊廣追查。
事實上,那時候大隋內(nèi)部發(fā)生叛亂,楊廣也沒有太多心思在高句麗。
隨著高句麗覆滅,楊廣只想要盡快平定大隋內(nèi)亂。這就使得高建武以及一眾高句麗殘部,獲得了喘息的機會。
否則的話,如果大隋當真下定決心要將這些反對勢力徹底剿滅,他們堅持不了多久。
只不過,高建武并無復國的欣喜,反而是眉頭緊皺,似乎感受到莫大的壓力。
很快,高建武拿著手中的一道密信,口中吐出濁氣,正色道:
“諸位愛卿,想不到大隋當真出兵了,而且領(lǐng)兵大將還是那馬展,看來他們當真是想要不留余地,徹底將我高句麗覆滅。
如今敵軍來勢洶洶,步步緊逼,我等該如何是好?”
高建武能夠帶著高句麗殘部復國,哪怕他不是絕對核心,卻也不是等閑之輩。
可是,在得知大隋出兵而來,領(lǐng)兵之人還是馬展后,他仍舊是膽戰(zhàn)心驚,整個人都不好了。
如果領(lǐng)兵征討高句麗的不是馬展,而是其他人,他們或許還有幾分把握。
但馬展功績何等顯赫,高句麗之所以被大隋覆滅,馬展便是其中關(guān)鍵。
現(xiàn)在的高句麗,雖然暫時穩(wěn)住局面,但實力卻無法和巔峰時期相提并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