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父王,李淵此人,本就野心勃勃,先前兒臣領兵平定河北反賊,李子通等人不知所蹤,此事恐怕就和李淵有關。
而且,兒臣也聽說了一些消息,那就是李淵幼子李元霸,乃是天賦異稟,雖然小小年紀,但實力卻非同小可。
再加上他整合二州兵馬,興兵作亂,意圖爭霸天下,其實再正常不過?!?/p>
楊林點了點頭,他輕嘆一聲,將有些煩亂的情緒給壓了下去。
越是在這關鍵時刻,就越不能自亂陣腳,楊林是當今大隋的中流砥柱,他必須冷靜下來,做出最明智的決斷。
并且,雖說李淵作亂有些麻煩,但事情還沒到最糟糕的程度。
因為馬展還在楊林身邊,這就是他最大的倚仗。
只要馬展沒有造反,楊林相信,平定叛亂只是遲早的事情。李淵之子天賦再強,還能和馬展相提并論?
只是要多耗費一些時間罷了。
很快,楊林鄭重道
“雖然這急報之中,并未確定李淵下一步行動,但以本王預料,李淵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拿下關中之后,他肯定會繼續(xù)進軍。
如果展兒你方才猜的沒錯,李子通等人都投奔了李淵,很有可能,李淵就會趁機對河北之地動手。
畢竟,李子通在壽州經(jīng)營多年,底蘊深厚,哪怕他戰(zhàn)敗逃走,但影響力尚未消失,能夠助李淵更快拿下河北。
當然了,除了河北之外,洛陽恐怕也不安全了,李淵若是從關中東出,便可直抵洛陽,橫掃中原之地。
要是讓李淵奸計得逞,恐怕整個北方,都要落入他掌控之中,這可就有些麻煩了。”
講到此處,楊林臉上流露出幾分憂慮之色。哪怕他對馬展的實力有信心,但李淵一旦穩(wěn)定北方,麻煩同樣不小。
到那時候,楊林想要重振大隋,就只能正面打過去了,一場場大戰(zhàn)下來,大隋必然遭受重創(chuàng),無數(shù)百姓殞命在戰(zhàn)場上。
眾太保聽得楊林之言,同樣是眉頭緊蹙,大太保羅方不由得說道
“父王,既然北方局勢如此緊張,那我等理應盡快出兵北上,以免李淵當真席卷北方,穩(wěn)定局面?!?/p>
羅方這般想法,倒也沒什么問題。
雖然南方尚未平定,但北方的李淵顯然威脅更大,若是他們在江南耽擱了太久,給了李淵可乘之機,那就麻煩了。
楊林同樣認真思索,但他并沒有直接做出決定,而是征詢馬展意見,問道
“展兒,你覺得應當如何應對?”
既然楊林主動詢問,馬展并未遮遮掩掩,他捋了捋思緒,沉聲道
“啟稟父王,兒臣反而覺得,如今首要之事是盡快平定江南,將各路反賊鎮(zhèn)壓,再北上應對李淵不遲。
雖然江南反賊確實微不足道,但我們卻要考慮到,如果他們和李淵勾結,在后方作亂,豈不是后患無窮?”
講到此處,馬展與楊林對視道
“當然了,兒臣想先剿滅江南反賊,也是因為兒臣有信心,就算李淵當真大舉來襲,欲要殺入河北,也不可能得償所愿。
對于此事,兒臣并非沒有準備,如今永年兄他們,都在河北鎮(zhèn)守,不說擊敗反賊,但固守城池,絕對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