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并非愚鈍之輩,在馬展的講述下,他很快明白過來。
人皆趨利避害,雖然不是所有人都這樣,但只要有利可圖,那就必然吸引更多人投身于此。
反之,要是工匠以及相關的行業(yè)都是賤籍,那這些東西就不可能發(fā)展起來。
明白這一點后,楊林的目光變得無比堅決,他深吸一口氣,說道:
“展兒,你的意思本王明白了,此事就交給本王吧,等回去之后,本王便是召集群臣商討取消賤籍之事。
同時,接下來本王會公布政令,只要我大隋百姓,不論是何等身份,能夠研究出對天下有利之物,都將獲得朝廷嘉獎?!?/p>
馬展點了點頭,對于楊林這樣的想法他很滿意。也正因如此,當初馬展才會要求,讓楊林統(tǒng)領天下。
如果是其他人,馬展可不放心。
因為不是誰都能像楊林這般,以大隋利益為先,為了大隋的發(fā)展,他也可以殫精竭慮,不惜一切代價。
不過,這件事還沒有說完,馬展立刻補充道:
“父王,如果只是嘉獎恐怕還不夠,因為一項技術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很有可能就會影響到大隋未來的發(fā)展和國運。
對于那些貢獻足夠大的人,除了錢糧賞賜之外,官職,爵位這些,同樣可以賞賜,這才是彰顯朝廷誠意的關鍵?!?/p>
“官職爵位?”
楊林愣了一下,顯然對馬展所言有些錯愕。
但馬展卻很堅定,沉聲道:
“沒錯,讀書人可以通過科舉入仕為官,那我大隋百姓,又為何不能通過其他道路,為我大隋做貢獻,成為朝堂一員?
當然了,因為這些科研人員的任務,不在朝堂治理天下,所以給他們的官職,可以額外創(chuàng)造,只要能表明朝廷重視即可。
相信到時候,我大隋肯定會涌現(xiàn)出更多的人才,他們將會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為朝廷,為天下人帶來更多的變化。
或許有朝一日,父王你也能乘坐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往來各地了?!?/p>
馬展自然知道,以大隋現(xiàn)在的水平,想要研究出這些東西,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可他仍舊這樣做了。
多一些期待總歸是好的,就算楊林真的無法看到,他的后來人也能看到。
聽到此處,楊林的眼睛越發(fā)明亮起來,他對未來充滿了期盼。
就算他不知道所謂的火車和飛機是什么東西,他也能想象的未來大隋蒸蒸日上,國泰民安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