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和君?你還好嗎?你是不是已經(jīng)掛了?”
“蜜汁好聽,我覺得毒藥和程老師是不是有奸情???”
“膜拜兩位大神,從昨天開始聽《辣妹子》,就沒聽過別的歌曲,三首歌曲單獨做了一個《辣妹子》合集,走在街上好想高聲的大唱‘辣妹子辣’腫么破?”
“樓上你不是一個人!吃面的時候從來不吃辣的我,居然多加了兩勺辣椒?!?/p>
“我艸,《辣妹子》要被兩位大神給玩壞了?。?!”
“我好想江盈盈,問她一下做為原唱,她會比較喜歡哪一個版本的《辣妹子》,哈哈!我好想真的了,有點方?!?/p>
“我感覺,地球人已經(jīng)沒有辦法阻止‘辣妹子’了?!?/p>
“實在太精彩了!毒藥前腳發(fā)電音《辣妹子》,程老師后腳就用《本草綱目》x《辣妹子》還以顏色,我艸難以掩飾我心中的激動,這比什么嘴炮撕比精彩多了!我仿佛能看見兩大絕世高手站在紫禁之巔,手里揮舞著名為‘辣妹子’的絕世兵器一較高下,刀光劍影、鮮血淋漓、拳拳到肉、刀刀見紅,大家不要攔著我,我得唱一首《辣妹子》來抒發(fā)我洶涌的情懷了?!?/p>
“我就想問下樓上,什么兵器會起名字叫《辣妹子》?”(手動滑稽)
“誰說程老師腦洞不大的?《本草綱目》x《辣妹子》改的毫無違和感,我還想毒藥和程老師萬一那一天合作會怎么樣,結果民歌大拿江盈盈老師就被迫先和毒藥合作了一曲,不能不說程老師實在很六啊!”
“給跪了,兩位都是大神??!請收下我十年份的膝蓋,突然有一種去學音樂的沖動,到底是學西洋樂器好?還是民族樂器好?”
“好評一下,不論改編的水平如何,這就是音樂交流該有的態(tài)度,不放嘴炮,純粹的以樂會友,挺有意思的,有機會想和兩位杰出的音樂人合作。”——當江盈盈的留言出現(xiàn)在討論區(qū)的時候,評論區(qū)炸鍋了。
“參見民歌天后?!钡牧粞蚤_始刷屏。
屏還沒刷完,就看見又有人說:“程曉羽又更新‘細語’了?。。。?!趕快去看?!?/p>
于是程總監(jiān)又帶了一波節(jié)奏。
程曉羽這一次又寫了一篇長細語:《淺談民樂的將來》。
首先得說明的一點是民樂不等于民族樂器,民樂的將來不能一概而論,很不好說,但一個分支的消亡似乎難以避免。
那就是地方民歌,它的受眾面越來越窄,這幾乎是每個大學音樂學院老師都在感嘆的。
每當中音史課,聽到各個地方民歌,表示聽過的同學越來越少,更別提了解了。對于地方民歌的喜愛也寥寥無幾。
在對待別的學院開放的選修課上也做過實驗,近兩年連最接近日常的民歌《小白菜》,也是一片茫然。
地方民歌在傳播上,一直采用口口相傳的方式。在農(nóng)耕時代逐漸轉變的過程中,一大批新子民不再傳播自己家鄉(xiāng)的民歌,很多民歌在這個過程中被遺失。盡管目前很多喜愛民歌的機構或者人去地方采風收集,但不得不承認這也只是當初民歌總量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