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令的詔書傳遍九州,街頭巷尾議論紛紛。
但農(nóng)民不懂這個可以改變時代的政策,此刻一個老農(nóng)蹲在田埂上,粗糙的手指捻著朝廷新發(fā)的種薯,眉頭皺得能夾死蒼蠅:“眼瞅著小寒將至,這會兒下種?”
“官老爺們天天吃肉,哪知道田里那些事,就知道瞎嚷嚷瞎指揮……”老農(nóng)的兒子抱怨。
“種吧種吧?!编徏覞h子往掌心啐了口唾沫,讓凍到干裂的手掌不那么難受,“聽說是王都那位太女殿下的意思……”
他做了個抹脖子的手勢,眾人頓時噤若寒蟬。
最終每戶只敷衍著種了三分薄田,余下的種薯都被藏進地窖,等著來年開春再下地。
橫豎官差也就走個過場,查不到每家每戶灶臺下。
“這勞什子比觀音土還頂飽!”
“蒸兩個下肚,能扛大半日活計!”
有人試著煮了幾個,驚喜發(fā)現(xiàn)它的妙處。
有些后悔種在地里的那些。
留在家中過冬,都比爛在地里強啊!
沒成想半月后——
“邪了門了!”
老農(nóng)捧著剛挖出的碩大塊莖,胡須都在發(fā)抖:“天寒地凍的,竟然幾天就長出來了……”
“今年冬天不愁了??!”
“這可是救命糧?。 ?/p>
“太女殿下恩威浩蕩!”
窗外凌雪寒天,王都的冬季格外凍人。
但是今年有了太女尋來的粗糧,還有各國運來的朝貢下發(fā)給各地,竟然罕見比以往都要喜氣洋洋,年味都足了很多。
街巷間張燈結(jié)彩,孩童舉著糖葫蘆追逐嬉鬧。
玉衍太女的壞名聲無人在意了,都在贊賞她的功德。
“能叫咱們吃飽穿暖的官兒,管她養(yǎng)幾個面首?”
“莫說質(zhì)子,便是睡了滿朝文武……”
“老漢我也要給她立長生牌位!”
有人但凡敢傳播太女不利的言論,噴都會被噴死,有些極端的人,甚至大打出手。
春節(jié),關(guān)雎雎去王宮陪王后吃了頓年夜飯后,就坐馬車回了自己的府邸。
這種盛大的節(jié)日,夜里的宵禁被她取消了。
朝廷也連放了五日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