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銀竹說太子已命人將東西送去了宣王府,檻兒便將此事拋到了腦后。
至于宣王府發(fā)生什么事。
她一個自由出入東宮的資格都沒有的人無從知曉,她也沒有理由去深究。
為避免患短視之癥,檻兒晚上就不裝勤奮好學(xué)了,吃過飯后讓跳珠把之前小福子拿回來的投壺找出來。
和他們玩起了投壺。
壺是陶制的,壺頸細細的,約莫七寸長,壺的口徑只有剛好兩寸的長度。
箭是木頭做的,沒有鏃。
瑛姑姑不玩,檻兒他們正好十個人,分成兩列站在離壺一丈遠的位置。
箭入壺口計一點,入壺耳計兩點。
如果箭入了壺卻反彈出來被投的人接住,又重新投中,則計雙倍點數(shù)。
前世檻兒循規(guī)蹈矩了幾十年,連這等怡情逗趣的小游戲都幾乎沒參與過。
技術(shù)可想而知。
每回輪到檻兒投的時候,她打眼往壺口一瞧,總有種自己能投中的感覺。
然而真到投的時候箭扔得不是遠了就是近了,要么就是歪到犄角旮旯去了。
總之就沒投中過。
好在這個活動本就考驗眼力腕力。
四輪下來跳珠他們也不是次次中,喜雨和小喜子、小滿子也一次都沒中。
經(jīng)過這一個月的相處,跳珠他們已經(jīng)算是熟知他們昭訓(xùn)主兒的脾性。
當(dāng)差辦事要嚴謹,該玩的時候只要不惹出亂子,昭訓(xùn)主子便會縱著他們。
于是一時間,院里充斥著各種打氣逗趣聲。
別提多歡樂了。
太子爺靠近院門口,聽到的就是一串銀鈴般的笑聲,其中就有小昭訓(xùn)的。
海順倒吸一口涼氣。
宋昭訓(xùn)平日挺穩(wěn)重的一個人,今兒怎么就忘形了呢,連個守門的都沒有!
“殿下,奴才這就叫人進去通報,”海順小心賠笑,說完扭頭使人進去。
卻是不待他開口,太子抬了抬手。
“不必?!?/p>
院子里,正輪到檻兒開始新的一局呢,瑛姑姑、跳珠他們都在給她打氣。
檻兒強烈預(yù)感自己這回一定能中!
就在這時,旁邊的瑛姑姑和已經(jīng)投過的跳珠、小喜子幾人臉色猛地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