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傳承
就連滿腹怨言的長孫無忌也震撼異常,按照大軍出行補給標準,十萬斤糧食就是一千石,按照將士每人日三升,足夠三萬余大軍一天之用,也就是說三萬余大軍的補給一輛這種車就可以搞定了。
“一個馭手,八匹馬,沿途消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崩钍烂癜蛋迪氲溃骸叭绻麖拈L安鋪設這么一道馳道,打造這種敞篷車,豈不是在幾乎不耗費民力的情況下,完成補給任務?”
李世民的臉上雖然古波不驚,可是他的眼睛卻越來越亮。
侯君集和段志玄甚至爬上那輛早已停下來的敞篷車,看著上面裝著泥土,侯君集似乎是不相信這輛車上裝的都是泥土,還用一根長矛,到處亂捅,最終侯君集讓李世民使一個眼色,李世民這個時候才真正相信,陳應所言一車八馬可拉載十萬斤的話。
李世民目光熱切的望著這一條長達千步的馳道,微微一笑,問道:“修建這么一條路耗費幾何?費時幾何?”
陳應想了想道:“兩百民夫鋪路,一百五十名木匠伐木,五十名木匠造車,五百人挖土,費時五天?!?/p>
“那也不算多!”李世民想了想,上前拍拍陳應的肩膀:“陳大將軍又立下一個大功!”
陳應驚訝的道:“秦王殿下不會真想修馳道吧,這可不是一個小工程,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李世民道:“從長安到潼關有三百多里,若修建這樣一條馳道,需要多少人,需要多久?”
陳應其實也可以猜測得到,李世民就是一個只要認定了一件事,就不撞南墻不回頭的人,他才不會管會遇到多少困難。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會讓他輕易改變初衷。
武德九年突厥頡利可汗趁著李世民立國不穩(wěn),率領二十萬騎兵沿著靈州,殺入長安,此役李世民視為奇恥大侮,可是當李世民緩過一口氣,馬上就展開報復。當時李唐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這次主動出擊,勸李世民韜光養(yǎng)晦,以圖后計,他還是力排眾議,堅持已見。
特別是在三征高句麗的事情上,李世民的固執(zhí)表現(xiàn)得更加突出,李世民提出要攻打高句麗,當時群臣反對,李世民認為:“高句麗攻打新羅,表面上是不給我面子,實際上,高句麗欲控制整個朝鮮半島和遼東半島。如果得逞,一定會向我們發(fā)起挑戰(zhàn),到時,局面更加不好控制。在我統(tǒng)治的范圍內(nèi),絕不允許有這樣的勢力出現(xiàn)?!?/p>
于是,李世民不顧褚遂良等人的反對,于公元645年御駕親征高句麗。李世民不惜御駕親征。雖未獲得重大勝利,也未動搖高句麗的根基,但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高句麗王朝的迅速強盛,也加速了高句麗王朝的沒落。在征討過程中,李世民沒有采取血腥的屠殺、滅亡政策,仍是用恩威并重的方式,并鞏固已得勢力,為下一步徹底擊潰高句麗奠定了基礎。
想到這里,陳應道:“可是,費用實在是太大了……”
“孤王不是民部尚書,只是山東道行軍元帥!”李世民不以為然的道:“只是消耗多少,如何修建,那是工部與民部的事情……”
李世民圍著這條長達一千米的馳道走了一圈,心滿意足的跨上戰(zhàn)馬。
看著李世民欲離開,陳應道:“殿下不留下來用飯?”
“不了,飯可以以后再吃!”李世民望著陳應道:“可是這事卻刻不容緩!”
語畢,李世民一行策馬揚鞭,朝著長安方向奔馳而去。
……
侯莫陳府明堂后院,一幢大房里,幔帳低垂,帳后是個碧波蕩漾的池子,侯莫陳虔會赤身裸體,泡在池子里。他晃著腦袋,口中發(fā)出嘶嘶的聲響,一臉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