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龍?zhí)ь^。
這一天也是歲試的時間,歲試的考試內(nèi)容和院試一樣,考的是四書五經(jīng)以及試貼詩。
主持考試的依然是林修遠。
今年是他擔任四川學政的,掉頭發(fā)后,便借口要編撰地方志躲了出去。
現(xiàn)在歲試,他也是同考官,要回來閱卷。
說起來,他也有些慚愧,明明是他讓李鈺有不懂的地方就去問他。
結果李鈺真來了,他反而招架不住了。
想到李鈺那好學的樣子,他就心生感慨,已經(jīng)很久沒有見到如此活力滿滿的少年人了。
自己這老骨頭真的熬不過。
不過也打定主意,如果李鈺再來問他,他不會躲了,當然他也不會告訴李鈺他回來了。
他們讀書人之間經(jīng)常會有些文會,詩會,這要是聚會的時候,讓其他同窗看到他毛發(fā)稀疏,那多尷尬。
歲試只考一天,不過放榜就需要數(shù)天。
畢竟府學中生員不少,學官們看文章也需要時間。
還沒放榜,關于誰是,極其枯燥。
要不是張懷書和鄭仁厚與李鈺是一個號舍的,見到李鈺,林澈兩人那么刻苦,他們不刻苦的話,就會產(chǎn)生焦慮,愧疚,失落的感覺。
為此,兩人也只能跟著一起刻苦,慢慢的竟是堅持下來。
李鈺讓他們背的書都背了下來,還時不時給他們改文章,讓兩人都對李鈺有著感激。
外面?zhèn)骼钼暡蝗珩R致遠和高登云,讓張,鄭兩人都很不服氣。
整個府學內(nèi),也就這兩人外加林澈相信李鈺能獲得確實驚艷。
但進入府學后,這些士子才知道府學里的這些士子都很優(yōu)秀,加上馬致遠還有了名師指點,自然而然也就認為李鈺不如馬致遠。
放榜日,紅榜還未張貼出來,眾士子自然而然分成了三撥。
以東邊廊下為中心的一撥人,聲勢最盛,簇擁著面色矜持卻難掩期待的馬致遠。他們高談闊論,言語間充滿自信。
“這有何懸念?馬兄此次發(fā)揮極佳,經(jīng)義策論皆是無懈可擊,榜首非馬兄莫屬!”
“正是!月考次次!”
有人故意提高音量,斜睨著其他方向。
西邊石凳處,則以高登云為首,同樣簇擁著一群士子。
“高兄底蘊深厚,經(jīng)史子集融會貫通,豈是他人能比?”
“不錯,歲試重根基,我看高兄奪魁的希望更大!某些人怕是要原形畢露了?!?/p>
高登云昂首挺胸,和馬致遠對視。
兩人都對這次歲試榜首志在必得,兩人目光交匯,仿佛空氣中都有著火花。
這段時間兩人辨經(jīng),誰也說服不了誰,那就用歲試成績來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