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除了班長之外,真正干活干得有效率的,竟然是同學們帶來的爹媽公婆。
他們跟年輕人聊不到一塊去,因此同齡人幾個湊在一起聊聊菜,聊聊鄉(xiāng)間水土,聊聊怎么養(yǎng)生……
說到下田割稻子,嘴里一邊嫌棄著,拿鐮刀的動作卻不慢。
有的還有當年割稻的記憶,有的是現(xiàn)場學的。不過,以他們爬山隨便翻幾個山頭的體力來看,確實比年輕人要好得多。
宋檀看在眼里,心頭也有了想法——
她在菜市場賣菜時發(fā)現(xiàn),雖然年齡大的客戶們更會砍價,也更挑剔,但到他們這個年齡段了,手頭有積蓄,吃過苦也享過福,反而更容易花大錢。
而且他們對進嘴的東西是有自己的標準的——不一定貴,但養(yǎng)生絕對沒錯。
反而是年輕人,雖然多數(shù)愿意花錢,舍得花錢。但大部分情況下,他們兜里揣的沒兩個錢。
消費潛力差了點。
這不,瞧著大伙賣力割稻的模樣,宋檀心下感動,決定待會兒就單獨跟幾個阿姨叔伯們嘮嘮!
就是說,自己割的稻子,自己揮灑過汗水的地方,嘗嘗其他的菜瓜銀耳辣椒什么的,不帶點走多不合適啊!
畢竟土生土長,可比旅游區(qū)買的不知道啥成分的金銀翡翠要好得多!
宋扒皮的想法無人可知。
大伙兒只是狼狽的擦著汗,而后感嘆著農(nóng)活的不容易,磕磕絆絆哼哼哧哧,到底還是在稻田里堅持了下去。
就沖這,宋檀都得額外發(fā)信息給她爸:
【爸,杯子里茶葉都放好,等我們進客廳你就趕緊沖泡上,別泡早了!】
也不是不心疼同學們口渴,主要是……主要是這個涼水它不養(yǎng)生!
到時候,偌大一個客廳坐上二三十人,熱水沖泡著茶葉,香氣在空中翻騰……就不信沒有人買!
老同學,一兩她也賣的!
……
太陽越來越給面子,稻田的溫度也節(jié)節(jié)升高。
倘若用無人機看去,會發(fā)現(xiàn)稻田仿佛一塊奇形怪狀的拼圖。
一側(cè)是請的兩名村里人,鐮刀不停,揮汗如雨,使得那片金黃色的稻谷如摩西分海,絲滑流暢的向前推進。
而另一側(cè)的邊線,卻如狗啃一般,參差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