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鎮(zhèn)的鎮(zhèn)長現(xiàn)在萬事不管,老宋家都覺得高興呢。
不像石頭坡,本來就那么窮了,人家城里孩子回來想給老家收拾收拾,那個舊房改造的申請一直過不了。
最后沒法子,請了家里長輩,拎了兩瓶好酒,又訂了一桌……
你要說人家撈錢吧,他沒從這里撈多少,就吃吃喝喝混了。
可你要說這事兒辦的惡不惡心,那可把年輕人惡心壞了。
大家都是義務(wù)教育起步的,大城市里工作,雖然也有求人辦事兒的時候,但大部分時間自家的問題,手機程序里該點點,該辦辦,早不是過去那個辦事員七拿八卡的年代了。
你讓人家回來適應(yīng)這種鄉(xiāng)村風(fēng)俗,那太難了。
烏蘭就跟小祝支書說這件事兒:
“人家現(xiàn)在網(wǎng)上不是流行拍短視頻,就是給大家展示自己什么露臺花園呀,或者自己回農(nóng)村改造房屋,改造花園?!?/p>
“人家年輕人也是想著,不能一輩子在外頭漂泊,改造一下,一方面自己能好好住,再來萬一也能掙點兒流量呢?!?/p>
“真要沒有流量也沒啥,反正他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叫家里人住的舒坦一點兒?!?/p>
“還跟咱們商量了,說到時候沿著那個向日葵跟野菊花那片地弄個指示牌兒,我想著人家也不容易,就答應(yīng)了。”
誰知道呢!
總之,房子還沒開始修整,就把人家氣到了,最后計劃不了了之,簡單翻新重蓋一下,還是打算回城市了。
小祝支書也嘆了口氣。
石頭坡這么多年窮著,窮著窮著,還一點兒變化都沒有,一時半會兒也難說要怎么捋清啊。
她又啃了口甜瓜,烏蘭卻已經(jīng)閑聊又換了另一個話題:
“上次寄回去的那些個甜瓜、黃瓜之類的,你們家老爺子老太太們吃著好吧?”
好啊,那可太好了。
他們年紀(jì)大了,好些農(nóng)產(chǎn)品都不讓吃,像那些腌制品啊,咸菜啊,醬之類的,有些人是真沾不了一點兒,腸胃早壞了。
但這些果蔬不一樣,新鮮的沒打藥的,再怎么受不了,嘬一口西紅柿汁兒,總問題不大吧!
那滋味絕了,黃瓜都不用拌,老太太們用水一沖就能咔咔啃。
老頭兒們倒是想拍個黃瓜,再開上一瓶珍貴的酒呢,被嚴(yán)令禁止。
沒法子。
再看看西紅柿呢?
又被家里人切片后撒上白糖,放冰箱里放上幾個小時,拿出來時喝一口——
那冰冰涼涼酸酸甜甜的西紅柿汁啊!
有兩個糖尿病的都沒扛住。
哎呀哎呀,小祝支書聽的時候都覺得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