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時間我把自已關在屋里,看著窗外的玉米桿子被風吹得東倒西歪,心里的勁兒也跟著散了??梢婚]眼就瞅見外祖父疼得蜷床的模樣,聽見王大爺說
“能舒服點就好”,突然就想通了:管它中醫(yī)西醫(yī),護士醫(yī)生,能讓病人少遭罪的就是好行當!男護士咋了?力氣大扛氧氣瓶不費勁,半夜值夜班病人家屬還覺得更安全呢!
現(xiàn)在我在老年科當護士,每天的活兒雜得很:給張奶奶翻身拍背防褥瘡,教李爺爺用助行器,半夜還要給失眠的陳大爺沖杯溫牛奶。有回值大夜,90
歲的劉爺爺突然說心口悶,我摸了摸他脈搏,趕緊推來心電圖機,醫(yī)生來的時侯我已經(jīng)把吸氧管給他戴上了。后來老爺子康復出院,他兒子非要塞紅包,我笑著擺手:“您讓老爺子回去多曬曬太陽,每天走三百步,比啥都強!”
說實話,這活兒是累,熬夜值班時眼皮打架能把自已扇醒,遇著脾氣倔的病人還得耐著性子哄。但每次瞅著病人從扶著墻走路,到能自已推著輪椅遛彎,出院時笑著說
“小林護士比我家小子還貼心”,我這心里就像揣了個暖爐,熱乎得很。
有人說護士不如醫(yī)生風光,可我明白,病人躺在床上時,最先遞水的是護士,夜里蓋被的是護士,連他們皺下眉頭都能第一時間察覺的,還是護士。護理不光是打針換藥,瞅著病人吃得香、睡得穩(wěn),這本身就是最好的康復藥方?,F(xiàn)在我不光在病房里忙活,還常回村給老人們講咋吃降壓藥、咋防跌倒,看著他們把我教的招兒記在煙盒紙上,就想起當年外祖父要是能懂這些,或許能少受點罪。
總結一下:咱從山溝溝里走出的娃,見過病痛的苦,才更明白
“能幫人舒服點”
是多大的福氣。不管是醫(yī)生還是護士,能讓病人少遭罪、多舒坦,就是頂有出息的事。護理這活兒,不分男女,只分用心不用心。
最后來個小測試:家里老人早上醒了賴床不想起,以下哪種讓法更合適?
a
硬把老人拽起來,說
“多躺著對身l不好”
b
讓老人緩緩,先給遞杯溫水,再慢慢扶起來
答案:b。老人睡醒后血液循環(huán)較慢,突然起身容易頭暈。先喝口水潤潤腸胃,再慢慢起身,能減少l位性低血壓的風險,這可是咱護理時的小竅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