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涼邊境一戰(zhàn),當(dāng)世天下諸國,無不知曉,加之此地對于逐鹿天下的巨大優(yōu)勢,早在莽離大軍行軍之際,諸國便是已然派遣暗探先行前往其中。
以獲取此戰(zhàn)的第一手情報(bào),一旦北涼不敵,必然會趁勢而上,尤其是早已積蓄多是的秦漢之地,兩國素來為諸國之最,屹立頂點(diǎn)的存在,雙方鏖戰(zhàn)至今數(shù)十年難分勝負(fù)。
若是其中一方,占據(jù)北涼,無疑是會在后續(xù)的諸國之戰(zhàn)之中占據(jù)先手!
除此之外,明唐二國的想法卻是趨于一致,秦漢之強(qiáng)遠(yuǎn)非他國可比,北涼之地,固然是必爭之地,但是對他們而言,相距較遠(yuǎn),且加之秦漢在側(cè),若是出手難免是個(gè)燙手山芋。
甚至有可能引來兩國出兵討伐,得不償失。
故而,二者對此則是持之,既不攻伐也不讓與的態(tài)度,若北涼能擋住這一波,自可稍作護(hù)持,但也是暗中形式,可若是北涼無法擋住,那他們便趁此將水?dāng)嚋?,使得秦漢二國就此之地,彼此僵持,互損國力。
而至于邊疆之地域的北莽、北離、蒙古三國他們根本不會太過在意,在他們眼中這三國雖有可取之處,但卻并不足以稱道。
伐之不難,滅之不以,雞肋罷了。
至于最邊緣的宋朝,此朝有些特殊,這些年來雖是一國,但卻格外上道,每過一年都會給予邊疆諸國,唐、明、漢三地歲幣,百萬之多,防止被攻伐。
對于這般上道之人,而且對方還搶著送錢,諸國自然是一一接受,反正是白得的,不要白不要。
畢竟諸國之中,唯獨(dú)宋朝,將于最低,軍事實(shí)力亦是孱弱不堪,唯獨(dú)商貿(mào)卻是極為發(fā)達(dá),堪稱諸國金錢袋,但凡若求,更是無一不允。
……
大秦。
咸陽。
巍峨的皇宮矗立于大地之上,盡顯崢嶸之態(tài),令人望而生畏,宮殿之前,兩道碩大的門扉之側(cè),共同鑄有十二金人,這十二金人,乃是大秦昔日鏖戰(zhàn)諸國,覆滅諸般國度后鑄就而成,意在“收天下之兵,唯吾共尊之意。”
大殿之上,首先映入眼簾的,乃是三道極為巨大的鼎身,其上銘文繁復(fù),沉重而浩大,古樸而幽遠(yuǎn),令人頓生敬畏之意。
此為天下九鼎之三,已歸大秦所有,昔年天下百國盛極,秦伐其三,得三鼎,漢亦然,隨后三鼎,唐明二國各得一鼎,至于最后一尊,則是消聲匿跡,從未有過聲息浮現(xiàn)。
九鼎者,天下之基石也,得之,天地共尊,寰宇稱王,天下共尊之。
不僅僅是因?yàn)槠渌鶕碛械南笳饕馕?,傳聞九鼎匯聚,還會迸發(fā)天地異象,揭開上古之秘,可號令天地,威震九天,縱使天上仙神亦要聽令其中……
與此同時(shí)空曠的大殿之上,龍頭之側(cè),一中年男子雄姿英發(fā),眼神冷冽,垂眸杵手,似在深思,哪怕未曾有絲毫舉止,但其身軀之上所帶來的壓迫感,已然令得無數(shù)人,敬畏無比,如尊真神。
其人著玄黑色龍袍,其上一頭真龍若隱若現(xiàn),猩紅而深邃,似在衣袍之上來會游轉(zhuǎn),似若有靈。
秦皇嬴政,當(dāng)世雄主。
“陛下。”
聲音響徹,回蕩在空曠的大殿之上,只見一道身影邁步兒來,雙膝跪地,躬身而拜。
嬴政垂眸眼皮微抬。
“北涼邊境一戰(zhàn),已有消息傳來,莽離所集結(jié)的百萬大軍,盡皆覆滅,北涼大勝,此外,那北涼王之婿王也,更是以一己之身,滅殺兩尊陸地神仙,四方驚動……”
“若只是這些俗事,你便不該來擾朕?!?/p>
冷聲回蕩,似夾雜無垠威嚴(yán),令人心神發(fā)顫。
那人面色恭敬,跪俯的身軀愈發(fā)低沉,旋即出言。
“非臣下尋罪,而是北涼之中,似有一甲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