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幾只烏鴉落在歪斜的牌坊上,“呱呱”地叫著,聲音嘶啞得像是在哭。
姜珩走到一座宅院前,按照地下室的位置,應(yīng)當就是這一座了。
院門半掛在門框上,門楣上還刻著模糊的“朱府”二字。
她推開門,院子里的石桌上,還擺著半塊啃剩的麥餅,已經(jīng)硬得像石頭。旁邊散落著幾粒干癟的青梅,大約是某個人沒吃完的零嘴。
姜珩想起地下室里的枯骨生花,那些自愿服下妖花蠱的人。朱念鯉稱他們?yōu)椤昂⒆印保珜嶋H上也都不是孩子了。也不知可有成家,不知父母是否健在。
左不過都是這葬花城的人,已沒了追尋這些的意義。
千般怨,萬般恨,身死道消,不入輪回。
種族的沖突與斗爭每時每刻都在上演。
而姜珩看到的卻是,上位者的一念之差,無數(shù)螻蟻便為之殞命。
平衡,原來這就是平衡。
是是非非分不清時,只能使用最直接的方式評判。
所以世家才有律法,天地才有規(guī)則。
人族偏頗人族,妖族偏頗妖族,是平衡。
血債血償,誰做誰當,是平衡。
那么創(chuàng)世母神呢?她作為三族的創(chuàng)造者,天地之母,規(guī)則的制定者。
她又該怎樣維系天地的穩(wěn)定和平衡?
姜珩想,應(yīng)當是制定最根本的鐵律,然后冷眼旁觀。
若要九州平衡穩(wěn)定,當做到絕對的公正,也是絕對理性的殘忍。
神若偏心哪一族,哪一族必先滅亡。
“呵。。。。。。想到哪兒去了。。。。。?!?/p>
姜珩回過神,看向盛無燼:“走吧,該去妖都了?!?/p>
盛無燼點頭,兩人并肩走出葬花城。
這座空城在青煙中愈發(fā)灰暗,只有空氣中殘留的麥餅的甜香,和青梅的酸澀,提醒著這里曾有過人間煙火。
但或許不需要百年,只需要十年,二十年。
總會有人清理這滿城殘骸,滿目瘡痍。搬進來,住下,生根發(fā)芽,生生不息。
花會再開,人會再來。
野草般堅韌,蒲公英一般,一灑下,便是一片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