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陳京觀才會掙扎,他的人生割裂卻又融洽,他能走到今日善與惡都功不可沒。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念頭就如同兩株密不可分的藤蔓在他身上交織纏繞,它們相互攀附著生長,都在努力爭奪陳京觀的身體,它們的能量越大,陳京觀便越覺得窒息。
和江阮這一生都在黑暗里不一樣,陳京觀是在陳頻死后失去了一切,可偏偏陳頻短暫在他人生出現的那十年,已經讓陳京觀永遠無法容忍自己心甘情愿墮入黑暗。
陳頻的死讓他明白這南魏是何等藏污納垢之所,這天下不過是人們盛放私欲的容器,可隨之而來的,是只要他心里對于南魏的恨多一分,對陳頻的懷念多一分,他就越會告訴自己不要與世界同流合污。
陳京觀無疑是理想的,因為他本就是陳頻對于大同天下的理想載體。
陳京觀是陳頻留給這個世界的遺物,他將本不該存在于世上的人創(chuàng)造出來,而他離開了,陳京觀就變成了孤身一人,他干凈得不可方物。
他會在聽到董輝的故事后流淚,會在看到沁格被命運束縛時向她伸出手,會在穆氏三兄弟落草為寇時依舊相信他們是善良的,會在幾經自我拉扯后選擇開倉放糧,驅使他做出這一切的正是驅使他選擇報仇的原因。
如同一顆種子,開出兩朵并蒂花。
仇恨是黑色的,它像是深淵般吞噬了靠它為生的人,那些被仇恨裹挾著向前的人,視野所及皆是晦暗,可陳京觀不一樣,他的仇恨源于對這現實的不滿,他討厭這世界,卻從未想過毀滅它。
在陳京觀直面這現實已經無藥可救的真相后,他選擇了改變自己。
他一次次說服自己這狗屎一般的世界不值得他再留戀,那些各懷鬼胎的人不值得他去幫助,他要做的是融入他們,去學會如何在這世界運用既定的規(guī)則達成自己的目的。
陳京觀要做的是妥協(xié),而不是改變。
于是他學會了審時度勢,學會了威逼利誘,學會了口蜜腹劍,學會了那些曾經讓他嗤之以鼻的劣性,他也終于有機會能站到江阮對面了。
“說實話,我其實并不想讓他死?!?/p>
許久之后,江阮再次開口,“恰恰相反,我想讓他每日一睜眼看到的就是罪惡的自己,是滿手的鮮血,是滿心的利益,我想讓他以他痛恨的模樣活著?!?/p>
江阮不允許有陳京觀這樣的人存在,他的存在只會讓江阮看起來既可憐又可悲。
“說,
你是誰派來的?”
日出時分,盛州經過一夜血戰(zhàn)后只剩下一支軍隊仍挺立在馬上。
陳京觀的刀架在一個滿身是血的士兵的脖頸處,那人低著頭不說話,
陳京觀便把刀又往他的喉嚨抵了三分。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他很清楚,
可他還是想問。
陳京觀一開始認為江阮是靠著他拿捏人心的本事攥住了每個人的欲望,
然后讓這些人的欲望為他的欲望服務,
可這一夜后,
陳京觀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那從暗處竄出來的士兵只有一千人,他們在陳京觀的軍隊面前顯得勢單力薄,他們是被江阮放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