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對視一眼,無需多言,下午暫時拋開的那個目標(biāo)馬上重返腦海。
她們迅速起身,脫下華麗的禮裙,換上輕便的衣物和軟底鞋。叁樓走廊比二樓更加幽深寂靜,厚厚的羊毛地毯吸走了所有腳步聲。
沃桑奶奶的房間在走廊最里面。門是厚重的實木,黃銅把手已經(jīng)有些氧化發(fā)暗。沃桑深吸一口氣,拿出發(fā)卡操作起來。
很快就聽得鎖芯里傳來幾聲輕微的“咔噠”響,不過十幾秒,門鎖就順從地打開了。
沃桑臉上沒有多少喜悅,皺著眉頭,低聲說,“比二樓那間容易太多了?!边@更印證了二樓盡頭那扇門的特殊與詭異。
她輕輕推開房門,都煦慢一步跟著她走進去。房間很大,格局與樓下的客房相似,但細看之下,區(qū)別立刻顯現(xiàn)。
這里沒有仆人定期打掃的痕跡,家具表面都蒙著一層薄灰??繅κ且粡垖挻蟮乃闹玻瑨熘噬尼♂?。梳妝臺上空蕩蕩的,只有一面模糊的銀鏡。但房間里并不空蕩,反而顯得有些擁擠——到處都擺滿了東西。
窗臺邊的陶瓷小動物、壁爐架上的異國彩瓷偶、墻角矮柜的停擺琺瑯鐘…最引人注目的是靠墻的一個巨大玻璃儲物柜,里面分門別類地放著許多東西:燙金封面的榮譽證書和獎?wù)?、鑲在相框里的老照片、還有一排排用牛皮紙包著書脊的舊書,書脊上寫著書名。
“奶奶喜歡收集這些…”沃桑輕聲說,很柔情地掃過那些小物件,“她總說,每件東西背后都有一個故事?!?/p>
都煦在沃桑點頭示意后,也放輕腳步,帶著好奇和敬意,開始小心翼翼地翻看那些玻璃柜里的物品,最后被玻璃柜下層的一排舊書吸引。
她蹲下身,看到一本深藍色布面、書頁已經(jīng)發(fā)黃卷邊的《聊齋志異》,是卷十一。她輕輕抽出來,書頁發(fā)出脆弱的聲響。
翻開厚重的封面,一股陳年的墨香和紙張?zhí)赜械拿刮痘旌现h散出來。
她隨手翻動著泛黃的書頁,豎排的繁體字如群蟻排衙,一系列神秘瑰奇的志怪故事在眼前掠過。翻到中間某處時,手指觸到一個硬物。她小心地撥開書頁,只見里面夾著一把鑰匙。
這把鑰匙很特別。黃銅質(zhì)地,沉甸甸的,形狀古樸,不是現(xiàn)代常見的樣式。鑰匙柄的頂端雕刻著一個模糊的、類似家徽的復(fù)雜圖案,齒紋也顯得格外深峻繁復(fù)。它被夾在其中《封叁娘》那一篇的位置。
都煦心中一動,快速掃讀起這篇故事。
故事講的是狐女封叁娘與人間女子范十一娘之間超越世俗的深厚情誼,封叁娘幫助范十一娘擺脫不幸婚姻,最終兩人一同歸隱修道。
都煦越看越心驚,這故事里“異類相助,逃離束縛”的脈絡(luò),與陳家秘史的紀(jì)事何其相似。她猛地抬頭看向沃桑,心砰砰直跳——沃桑的奶奶特意把鑰匙藏在這個故事里,絕非偶然。這一定是在暗示什么。
可她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她拿著鑰匙和書,急切地轉(zhuǎn)身想分享這個發(fā)現(xiàn),“沃桑!”
卻見沃桑并沒有在翻看其它東西。她不知何時脫了鞋,正跪坐在那張寬大的四柱床上,仰著頭,出神地凝視著懸掛在床頭上方的一幅大型彩色照片。
照片里是一位穿著深紫色旗袍、佩戴著珍珠項鏈的老婦人。她端坐在一張雕花扶手椅上,頭發(fā)銀白,梳得整整齊齊,臉上帶著溫和而略顯疏離的微笑。
“沃桑,”都煦走到床邊,聲音放得更輕了些,把書攤開,指著《封叁娘》那頁和手中的鑰匙,“你看這個。鑰匙夾在這個故事里。這故事…和你家老太爺?shù)氖?,很像?!?/p>
沃桑的目光終于從照片上移開,落到書頁和鑰匙上。她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是更深的困惑:“《封叁娘》…奶奶把鑰匙藏在這里?”
都煦把鑰匙遞給她。沃桑接過鑰匙,摩挲著上面繁復(fù)的紋路,眉頭緊鎖:“可是…鑰匙是找到了,鎖在哪里?這個房間里看起來沒有需要這種鑰匙的鎖…”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床頭那張巨大的彩照。照片鑲嵌在厚重的深色木框里,幾乎占據(jù)了床頭墻壁的中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