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不言未作停留,當(dāng)日便離開霸刀山莊,返回西蜀。
武當(dāng)事了,裴鼎文只用一日便回到河西裴家。比起高來高去的謝不言要慢上許多,但比起快馬加鞭的南楚密探卻要快上半日。
早在裴鼎文北上武當(dāng)之前,河西裴家十?dāng)?shù)名年輕子弟便以游學(xué)的名義四散而出,其中有四人是在陳友諒下令春季操演之前離去,得以離開河西去向西蜀南越等地。
后面出走的幾人,有七人被南楚軍方扣押,余下三人倉促討回裴家,再也不敢出門。
裴鼎文北上武當(dāng)本就是要奪丹表忠心,以此換取裴家安寧。得知楚東流上山之后,才明白裴家已然沒有任何機會。本以為無法生離武當(dāng)?shù)呐岫ξ臎]想到楚東流會饒過自己,如今也只能跑回裴家,早做布置,就算敵不過南楚兵鋒,也要努力留下裴家血脈。
現(xiàn)下河西道風(fēng)聲鶴唳,三萬南楚兵甲虎視眈眈。
早年陳友諒謀反,河西道裴家一直是先皇最有力的支持者。
裴家與宋家尚文,裴宋兩家相比,裴家以劍讀書,偏于武道。宋家以文入武,近于儒學(xué)。
兩家人都是文武雙全之輩。
大楚先皇十分看重這兩家人。裴家前代英杰裴宣忠官拜征西大將軍,雖是征字打頭,卻有一個大字,是為軍伍重臣,從一品。
宋家前代英杰宋仲杰比之宋氏三雄年長,不好武,只習(xí)文,是為宋家異類。只是他學(xué)究驚天,被先皇委為首輔,是為廟堂百官第一人。
先皇笑言:“文有宋仲杰,武有裴宣忠,可保我大楚五十年太平?!鄙畹冒俟僬J(rèn)同。
就連那大楚當(dāng)時唯一的一品武官,大將軍徐定山也不曾反對,直言裴宣忠為將比之徐僮元要強上幾分。
裴宋兩家得寵,齊家失勢,所以陳友諒起兵之時,齊家才會傾力相助。
裴宣忠不愧是大楚第一名將徐定山親口夸贊的帥才,徐定山死后,徐僮元謀反被殺。裴宣忠隱然是大楚第一名將,佟山岳之流莫能望其項背。
陳友諒起兵河?xùn)|,裴宣忠自河西引兵入河?xùn)|,廬江一戰(zhàn),殺得陳友諒丟盔棄甲大敗虧輸,逼得xiong懷大志的陳友諒拔劍自刎。
裴宣忠與裴家的威名在那時達到頂峰。
可惜得徐定山夸贊的裴宣忠最終敗在徐定山孫子徐飛將手中。
徐飛將八百虎騎威震逍遙,殺散裴宣忠三萬大軍。
先皇震怒,讓當(dāng)時不過五十歲的裴宣忠回家養(yǎng)老。
如果先皇沒有廢掉裴宣忠,也許徐飛將不會那般勢如破竹。
直到徐飛將帶人踏入天下城皇宮的時候,先皇還在念叨:“若是裴卿還在,寡人何至于斯?!?/p>
宋仲杰撞死在皇宮陪先皇一道上路。
宋家再無人出仕,一心想要在江湖稱雄,結(jié)果遇到橫空出世的不二刀。
裴宣忠先后兩次想要復(fù)辟,均為成功。最終淹死在天下城護城河內(nèi)。
裴家從此無人從軍。
三十年來,裴宋兩家依然活的不錯,在河西道與嶺南雄踞一方。一是因為陳友諒xiong懷還算寬廣,二是因為裴宋兩家傳承千年,影響頗深,陳友諒輕易不愿動。
陳友諒登基二十多年,數(shù)次派人請兩家人出仕,裴家與宋家都是無動于衷。
個中原因到底是忠于先皇,還是不愿跟著齊家屁股后面吃灰不得而知。
但不管是哪一種都彰顯著兩家的不智。